大鹅大哥 作品

第216章 经略南境先抚民,士族登门暗机藏(第2页)

“哦?动作倒是很快。”

林风笑了笑,似乎早有预料.

“让他们进来吧,朕也想见见,这些南境的‘主人’们。”

很快,七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氏族代表,在张敬之的引领下走进了大殿。

为首的一人,年约六旬,须发打理得一丝不苟,面带和煦的微笑,正是南境第一大族,吴郡刘氏的当代家主,刘承运。

他们一进殿,便齐齐躬身行了大礼。

“草民刘承运(王景山、谢怀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的姿态放得很低,言辞也极尽恭敬。

“诸位先生请起,都坐吧。”

林风坐在那张临时充当龙椅的王座上,并未起身,只是随意地抬了抬手。

几人谢恩后,小心翼翼地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显得十分谦卑。

刘承运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充满了感情:

“陛下天威,如日中天!

胡文雍倒行逆施,荼毒南境,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我等南境士民,无不翘首以盼王师。

如今陛下亲率大军,雷霆一击,解万民于倒悬,实乃我南境百姓之幸,大夏之幸啊!

草民等代表南境千万士民,谢陛下隆恩!”

说完,他又要起身下拜。

“刘老先生不必多礼。”

林风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除贼安民,是朕的本分。

南境,亦是大夏的南境。

如今胡贼已除,南境百废待兴,正需要诸位这样的乡梓领袖,与朝廷同心同德,共建安宁。”

林风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他们的地位,又点明了“朝廷”才是主导。

刘承运脸上笑容更甚,仿佛完全没听出弦外之音:

“陛下圣明!

我等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天朝,安抚地方。

只是……南境风土人情,与中原多有不同,诸多事务盘根错节,恐非一日之功能理清。

为使陛下政令能通达无碍,也为南境能尽快恢复元气,草民有一不情之请。”

来了。

林风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刘老先生请讲。”

刘承运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我等恳请陛下,能依南境旧例,于越州设一‘南境议政院’,由我等地方上一些薄有声望之人组成,协助朝廷派来的官员处理政务。

如此一来,既能让朝廷的政令结合南境实际,顺利推行,也能更好地上传下达,体察民情。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大殿内的空气,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雷洪和石破军的眉头同时皱起。

这哪里是什么“协助”,分明就是想搞一个南境士族的小团体,架空朝廷的权力!

把南境从一个“王”的统治,变成一个“士族共治”的独立王国!

好一个“不情之请”,好一个“旧例”,这分明是在试探林风的底线,妄图在新旧权力交替的真空期,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合法化!

刘承运说完,便和其他几人一同,面带微笑地看着林风,等待着他的回答。

他们相信,这位年轻的皇帝刚刚拿下南境,根基未稳,必然需要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合作”来稳定局势,多半会做出一些妥协。

林风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他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吹,却没有喝。

“议政院……”

他轻声念着,仿佛在品味这个词。

刘承运等人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以为林风意动。

“……这个提议,甚好。”

然而,林风下一句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他将茶杯重重放下。

“啪!”

一声脆响,在大殿中格外刺耳。

“只是,这议政院里该坐些什么人,由谁来推选,”林风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缓缓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恐怕,就不能只由几位老先生,关起门来定了吧?”

刘承运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陛下……您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林风身体前倾,一股无形的恐怖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朕想问问刘老先生,那个在城头血战而死,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守城兵,他有没有资格坐进来?”

“朕想问问在座的各位,那家被胡文雍满门抄斩,只剩一个孤女的张将军,他的冤魂,有没有资格坐进来?”

“还有城外那些被夺了土地,世代为奴的佃户;城内那些被抢了生意,倾家荡产的商贾;那些刚刚领到朕赏赐,满心欢喜的降卒!”

林风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重,一句比一句冷!

“他们,算不算你口中‘薄有声望’之人?”

“他们,对这南境的政务,有没有资格说上一句话?”

刘承运等七人,被这连珠炮般的质问,轰得面色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华贵的衣衫。

他们这才惊恐地发现,坐在上面的,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君王。

而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