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大哥 作品

第221章 论功行赏定南境,海军初立起宏图

越州城,持续了数日的狂欢,终于渐渐平息。士族门阀这棵盘踞在南境百姓头上数百年的参天大树,被新皇以雷霆万钧之势连根拔起,阳光,终于得以重新洒落在这片土地上。

抄没的粮食、布匹、盐巴,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百姓,家家户户的米缸都填满了,脸上也重新挂上了安稳的笑容。

曾经的刘府,如今已换上了“越州行宫”的牌匾。府内的亭台楼阁依旧,只是主人,已换了天地。

书房内,檀香袅袅。

林风站在一张巨大的舆图前,舆图上不再是南境一地,而是囊括了整个大夏沿海的广袤疆域。

他的目光,越过了刚刚平定的南境,投向了那片占据了舆图近半的、蔚蓝色的未知区域。

“陛下,这是此次查抄七大士族所得家产的清册,微臣……微臣算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快算瞎了,这还只是个大概。”

一个圆滚滚的身影,捧着一本比城墙砖还厚的账册,几乎是挪进了书房。

王坤的脸上,混合着极度的疲惫和一种病态的亢奋,两只小眼睛里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

他将账册“啪”的一声放在桌上,整个桌面都为之一震。

“陛下您瞧瞧,田产、商铺、矿山、船队……乖乖,这帮蛀虫,真是把南境的骨髓都快吸干了!

就那个谢家,光是私藏在各地钱庄里的现银,就超过三百万两!

还有刘家,他们家后院里挖出来的黄金,都能给咱们神威军的兄弟们,每人打一套纯金的盔甲了!”

王坤说得眉飞色舞,口水四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支金光闪闪的大军。

林风被他这副财迷样子逗笑了,拿起账册翻了翻,上面密密麻麻的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他随手将其放下,看向一旁侍立的张敬之和新任越州府尹李源。

与王坤的兴奋不同,李源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后怕和惭愧。

前几日,他是在大殿上哭着喊着,劝陛下向士族妥协的人之一。

“李源。”林风淡淡地开口。

“微臣……微臣在!”

李源身子一抖,连忙跪倒在地,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微臣有罪!微臣目光短浅,未能洞悉陛下神机妙算,险些动摇军心,请陛下降罪!”

他身后,几名同样有过动摇的官员,也跟着跪了一地,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这几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生怕皇帝秋后算账。

这位年轻陛下的手段,他们是亲眼见识过的,杀伐果断,绝不留情。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

林风看着他们,没有立刻叫起,只是平淡地说道:

“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人是真的忧心百姓,只是见识不够,被士族的声势吓破了胆。

也有人,是怕自己刚刚到手的官位还没坐热,就跟着朕一起翻了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真心为民者,朕既往不咎。

但,若是心里存着别的念头,想着两头下注,谁赢跟谁走……”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

“朕的刀,虽然刚刚入鞘,但要再拔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源等人将头埋得更低,身体抖如筛糠。

“都起来吧。”

林风的语气又恢复了平静。

“这次的事,对你们,也是一次教训。

坐在现在的位置上,眼睛要看得远一些,心,要站得稳一些。

民心,不是靠向谁妥协换来的,是靠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一桩一件做出来的。”

“谢陛下天恩!”

李源等人如蒙大赦,颤颤巍巍地站起身,看向林风的眼神中,除了畏惧,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服。

赏罚分明,恩威并施。

这位帝王,不仅有屠龙的勇力,更有驭人的心术。

“张敬之。”林风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老臣。

“老臣在。”

“南境的吏治,就交给你了。这次的官吏考选,要办好,要让那些真正有才干的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

告诉他们,在大夏,想当官,凭的不是门第,不是钱财,而是脑子里的学问,和为国为民的一颗心。”

“老臣,遵旨!”

张敬之老眼中泛起泪光,躬身一拜,声音铿锵有力。

这是他追随林风的理想,如今,终于要在南境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处理完这些,林风的目光,再次回到了那副巨大的舆图上。

“王坤。”

“微臣在!”王胖子立刻挺直了腰板。

“咱们现在,有多少船?”

“船?”王坤一愣,掰着指头开始算。

“回陛下,从谢家、刘家他们手里抄来的海船,大大小小加起来,得有三百多艘。

都是些跑商路的货船,船坚炮不利,顶多在船舷上架几张床弩吓唬人。

至于越州原先的水师营,那就更惨了,都是些内河用的小舢板,连出海口都费劲,常年被那些士族克扣军饷,船都快烂光了。”

林风手指轻轻敲击着舆图上的海岸线,那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线条,连接着无数的港湾与岛屿。

“太少了,也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