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秦王李世民(第2页)

一个萧羽,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无数个这样的人才涌现,才是大唐横扫六合,开创盛世的根基。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陇西浅水原的位置。

“内外忧患……”

……

李世民的目光,依旧在那巨大的沙盘上逡巡。

统一天下!

这四个字,如同烙印,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这片纷乱割据的土地,需要一个强大的朝廷来整合,需要一个煌煌盛世来取代连年的战火!

而他,李世民,便是天命所归!

“来人。”

“传,刘文静、殷开山、长孙无忌,李安远,慕容罗睺,薛明,速来殿内议事!”

“诺!”章刚领命而去。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

六人快步入殿,皆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文武核心。

纳言刘文静,目光锐利,智计百出。

司马殷开山,身形魁梧,久经沙场。

秦王府记室参军长孙无忌,沉稳干练,心思缜密。

右一统军李安远,左三统军慕容罗睺,内卫统领薛明都是行伍出生。

“参见秦王殿下!”六人躬身行礼。

“免礼。”李世民抬手,“章刚,紧闭殿门,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名内侍躬身应诺,悄无声息地将厚重的殿门合拢。

殿内光线微暗,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肃杀。

李世民转身,目光扫过三人:“孤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

他没有绕弯子,直入主题:“国库粮草储备如何?”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条理清晰地禀报:“启禀殿下,去岁关中大渠修成,流民归附,屯田垦荒,已获丰收。各地粮仓皆已充盈,现有粮草,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三年征战所需!”

李世民点头,又问:“军资兵器呢?”

刘文静接口道:“回殿下,自秦王府开府以来,日夜督造。如今甲胄精良,兵器锋锐,弓弩强劲,攻城器械一应俱全,随时可以调拨大军使用!”

李世民的目光,最后落在殷开山身上:“兵员战力?”

殷开山说道:“殿下!我大唐府兵,平日耕作,闲时操练,令行禁止!关中精锐,河东劲旅,加上新募之兵,可战之士,不下百万!皆是枕戈待旦,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踏平诸国!”

粮草充足!

军资齐备!

兵强马壮!

李世民听完三人的汇报!

他猛地一拳砸在沙盘边缘!

“好!”

“粮足!兵强!器利!”

“天时!地利!人和!”

“扫平六合,统一天下,奠定我大唐万世基业的时机——”

“到了!”

刘文静、殷开山、长孙无忌等六人,闻言皆是浑身一震。

他们追随秦王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殿下英明!”

“臣等愿效死力,助殿下成就霸业!”

“请殿下下令!”

六人齐齐躬身!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呛啷”一声,剑尖直指沙盘一角!

“诸国之中,陇西薛举,占据西陲,阻我西出之路,虽看似势大,然其子薛仁杲(gao),内部不稳,人心浮动!”

“灭国之战,第一战,便拿他祭旗!”

剑锋所指,正是陇西之地浅水源!

“末将请命!”殷开山当即踏前一步,抱拳请战,“愿亲率大军,为殿下荡平西秦,取薛举、薛仁杲首级!”

李世民并未立刻应允,目光转向沙盘的另一侧:“刘武周与王世充,近况如何?”

殷开山沉声道:“探报,刘武周虽占据河东,但屡战不利,隐有与洛阳王世充暗通款曲,互为犄角之势。”

刘武周与王世充勾结?

李世民眉头微皱,这倒是个变数。

“殿下!”刘文静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此乃天赐良机!”

“哦?”李世民看向他。

刘文静上前一步,手指点在沙盘上:“我等可明面上打出旗号,出兵河东,声称援助刘武周,兵锋直指洛阳王世充!”

“王世充与刘武周貌合神离,必不敢倾力来救。而我军主力,则可借此掩护,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一路精锐,急行军,出其不意,直捣陇西!”

“待薛举、薛仁杲反应过来,我大军已兵临城下!”

“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一举,可灭西秦!”

刘文静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宇中回荡,带着运筹帷幄的自信。

佯攻王世充,实灭薛举、薛仁杲?

李世民的目光,在沙盘上急剧闪烁,权衡着此计的利弊与风险。

一个决定天下格局的惊天谋划,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