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真乃战神(第2页)
兵部尚书刘罡与李勣对视一眼,齐齐出列,声如洪钟:“陛下!冠军王一战灭夏,定我大唐西陲,此等定国之功,亘古罕见!臣等,恳请陛下,重赏重封,以彰其功,以安军心!”
“臣等附议!”
裴寂、长孙无忌等一众重臣,尽皆躬身,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有异议。
“准奏!”李渊大手一挥,此刻的他,意气风发,仿佛年轻了十岁,“传朕旨意!”
太监尖锐的唱喏声,响彻大殿:
“冠军王萧羽,灭夏有功,升爵两级,封关内侯!食邑三千户!”
“赐西秦、夏、邯郸三地军务总督之权,凡三地兵马,皆由其节制,遇事,可先斩后奏!”
“赏黄金万两,锦缎万匹,长安城内,赐顶级府邸一座,奴仆三百!”
每一句封赏,都让朝臣的心脏,重重跳动一下。
这已是人臣之极!
然而,李渊的赏赐,还未结束。他走下龙椅,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凝如山岳:
“朕,另赐其封号——虎啸!”
“自今日起,我大唐,再无冠军王,唯有,虎啸候!”
虎啸候!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劈在所有人的天灵盖上!大唐以武立国,封号,是对军功最顶级的褒奖!“虎啸”二字,不仅仅是威猛,更是直接点出了萧羽那支神鬼莫测的猛虎军!这是将他与他麾下那支足以颠覆战场的恐怖力量,彻底绑定!
此号一出,萧羽,便真正成为了大唐军方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宗正卿李道宗的脸,瞬间没了血色,嫉妒的毒火,几乎要从他的眼眶中喷涌而出。而刘罡、裴寂等人,则满面红光,与有荣焉。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适时出列,“虎啸候功高盖世,然辅佐之将,亦不可不赏。上将军侯君集协同作战,劳苦功高,当有封赏,方能让天下将士,知人尽其才,君恩浩荡。”
李渊满意地点头:“长孙无忌所言甚是。另,夏地初定,民心不稳,需派得力干臣前往理政。”
“陛下,”长孙无忌再奏,“西秦之地,刘文静大人政绩斐然,且与虎啸候合作无间。不若,便让刘大人,兼管夏地政务,可保政令通达,万无一失。”
“好!就依卿言!”
……
散朝之后,李勣与李道宗在宫门前狭路相逢。
李勣看着他那张阴沉的脸,冷笑一声:“宗正卿,脸色不太好啊。怎么,是觉得这长安城的风,太大了些?”
李道宗眼中杀机一闪:“英国公,莫要得意!朝堂之上,可不是只看军功的地方!”
“是吗?”李勣抚摸着胡须,眼神锐利如刀,“那,我们就走着瞧。”
说罢,他大笑着,扬长而去,留下李道宗在原地,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
甘露殿内,再无君臣威仪。
李渊脱下龙袍,正趴在地上,任由两个粉雕玉琢的孩童,骑在他的背上,口中还学着马儿的嘶鸣。
“驾!驾!大马快跑!”
稚嫩的童声,与李渊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天伦之乐。
这两个孩子,正是萧羽的儿女,他的亲孙儿。
抱着怀中柔软的小孙女,李渊的眼中,满是化不开的宠溺。
江山,有了最锋利的剑。
血脉,有了最可爱的延续。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卫国公府。
刘罡快步走进书房,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去的激动与兴奋。
“恩师!”
书案后,须发皆白,却依旧身姿挺拔的李靖,缓缓抬起头。
“何事如此?”
“恩师,大捷!虎啸候引黄河之水,淹没大梁,全歼夏军主力!阵斩单雄信,射杀窦建德!夏国……亡了!”
李靖浑浊的眼中,猛地爆出一团精光。
刘罡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陛下龙颜大悦,已下旨,封萧羽为……虎啸候!”
“虎啸候……”李靖咀嚼着这三个字,眼神变得悠远而复杂,他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当年那个手持擂鼓瓮金锤,睥睨天下,却英年早逝的无双霸王。
“虎啸龙吟……好!好一个虎啸候!我大唐,终于又出了一个,能镇压一个时代的绝世猛将!”
他感慨万千,但随即,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睛,锐利地落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你,还有丘行恭,最近,在忙些什么?”
刘罡心头一跳。
李靖的声音,冷了下来:“别以为我老了,就什么都看不见。你们二人,最近与东宫、秦王府,都走得太远了。说!你们,到底站了哪位公子的队?”
他误以为,自己的人,卷入了那场最残酷的夺嫡之争,还选了太子和秦王之外的人。
“恩师,我……”
“糊涂!我教育你十年。难道这都看不明白吗?”李靖猛地一拍桌案,声色俱厉,“立储乃国之根本,更是天家禁脔!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你可知,站错队的下场是什么?”
看着那痛心疾首的眼神,刘罡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不能再隐瞒了。
他单膝跪地,抬起头,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
“恩师,您错了。”
“我们效忠的,不是哪位公子。”
“而是,当今陛下,钦封的……虎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