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应验(第2页)

“妖怪!有妖怪!”

石猴咧嘴一笑,也不恼怒,身形一闪,便从众人眼前消失。

渔民们面面相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石猴窜入山林,不多时,便在一户农家顺走了一套粗布衣衫。

他笨拙地套在身上,虽然穿得歪歪扭扭,但总算有了几分人样。

“嘿嘿,这样进城,总不至于再被喊打喊杀了吧?”

石猴混入人族城镇,学着人的模样行走、吃饭、买卖。

他虽不通礼仪,但胜在机灵,倒也无人识破他的真身。

集市上,他蹲在茶摊旁,竖起耳朵听人谈论仙山传说。

酒肆里,他偷饮一杯烈酒,辣得龇牙咧嘴,却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夜晚,他躺在屋顶,望着满天星辰,回想着梦中千年之事。

“这人间繁华,倒也有趣。”

他喃喃自语:“可惜,俺猴子终究不是凡人。”

如此数年,他走遍此地,却始终未曾寻到修仙问道之所。

他知道,此处并非梦中指引之地。

“看来,还得再渡一次海。”

石猴再次扎筏出海,这一次,他直奔西方而去。

海上依旧风平浪静,食物取之不尽。

他躺在筏上,望着星空,心中冷笑:“佛门倒是殷勤,生怕俺被饿死。”

数年漂泊,木筏终于靠岸。石猴踏上西方大地,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俺美猴王来了!” 石猴一路向西,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一座云雾缭绕的仙山脚下。

山路崎岖,林木葱郁。忽然,他听到一阵悠扬的山歌: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石猴循声望去,只见一名樵夫正扛着柴捆,缓步下山。

他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学着人族的腔调问道:“老神仙!弟子有礼了!”

那樵夫一愣,随即笑道:“我不过是个砍柴的,哪是什么神仙?”

石猴故作惊讶:“老神仙既唱‘相逢处,非仙即道’,怎说不是神仙?”

樵夫哈哈大笑:“这词儿是山上的老神仙教的。

你要寻仙,便往那高处去——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有位须菩提祖师,正是真仙!”

石猴心中暗笑:“果然,一切如梦中一般!”

他故作感激,再三拜谢,随后直奔山上而去。

山路尽头,云雾缭绕间,一座洞府若隐若现。

洞门紧闭,上方刻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古朴大字。

猴子到来之时,菩提老祖一惊,他心中暗道:“这猴子,怎得比计算早了两年来到?”

他掐指算了半晌,也没算出什么,摇摇头暗想:“罢了,想来是量劫之中,有些许变化也属正常,吾便考验他一番。”

石猴深吸一口气,上前叩门。

“咚咚咚——”

门内无人应答。

他也不急,索性跪在洞前,朗声道:“弟子诚心求道,望祖师收留!”

一日、两日、三日……

石猴跪得膝盖生疼,却纹丝不动。

他知道,这是考验。

终于,第七日,洞门“吱呀”一声,缓缓开启。

一名童子探出头来,打量着他:“你这猴子,跪在此处作甚?”

石猴恭敬道:“弟子远渡重洋,特来拜师学艺,求长生不老之术!”

童子点点头:“祖师已知你来意,随我进来吧。”

洞府内,仙气氤氲,奇花异草遍布。

石猴随童子穿过长廊,来到一座大殿。

殿中,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端坐蒲团,白须垂胸,目光深邃如星空。

石猴连忙跪拜:“弟子拜见祖师!求祖师传授长生妙法!”

须菩提祖师微微睁眼,打量着他:“你是何方人氏?”

石猴答道:“弟子乃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又问:“既是猴类,可有姓名?”

石猴摇头:“弟子无父无母,天生地养,无名无姓。”

祖师沉吟片刻,忽而笑道:“你像个猢狲,便取个‘孙’字,我门中排辈,到你正是‘悟’字辈。既求大道,便赐你名号——‘孙悟空’,如何?”

石猴——不,如今该称孙悟空了——心中一震,与梦中分毫不差!

他压下心中波澜,恭敬叩首:“多谢祖师赐名!弟子孙悟空,拜见师父!”

严禁分享直链或书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