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成了

恰在此时,宝林寺僧官带着几个和尚,气喘吁吁地捧着托盘冲入大殿,盘中赫然是冲天冠、碧玉带、赭黄袍、无忧履!正是当年国王落井时所穿戴的帝王衣冠!

“请陛下更衣复位!”

孙悟空将金箍棒往地上一顿,声震殿宇。

国王看着那熟悉的衣冠,百感交集。

他不再推辞,在太子和众僧的服侍下,于殿后换上龙袍帝冠。

当他头戴冲天冠,身着赭黄袍,腰系碧玉带,足蹬无忧履,重新踏上丹墀,立于那染血的龙椅之前时,属于真正人皇的威严与沉凝瞬间笼罩了整个金銮殿!

那被定住的百官,眼中的惊恐逐渐被羞愧和敬畏取代。

“众卿平身!”

国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孙悟空撤去定身法,满殿文武如同虚脱般瘫软跪倒,山呼万岁,声震屋瓦。

复位第一诏,并非论功行赏,亦非清算旧账。

国王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唐僧师徒,最终落在孙悟空身上,朗声道:

“朕蒙大圣活命之恩,得太上道祖金丹再造之德!自今日起,敕令全国州县,广立道观,供奉三清!尊太上道祖为护国圣尊!”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唐僧,无比郑重:

“圣僧,寡人闻庄周圣贤之经,字字珠玑,直指大道!恳请圣僧赐下真经,寡人当命有司刊印万册,颁行天下,教化万民!使我乌鸡国,人人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至理!”

唐僧面露欣慰,从行囊中取出那卷早已翻得起了毛边的《庄子》,双手奉上。

国王如获至宝,恭敬接过,当即命翰林院大学士誊抄,交付刊印。

当夜,王宫大宴。丝竹管弦,珍馐罗列。

国王亲自作陪,太子把盏。

宴至酣处,国王命宫廷画师为唐僧师徒四人绘制喜容(肖像),言明将悬于新建之“护国道观”内,受万民香火供奉,永志不忘大恩。

翌日清晨,宫门大开。

国王亲率满朝文武,摆开全副銮驾仪仗,直送出王城十里长亭。

“圣僧,大圣!”国王拉着唐僧和孙悟空的手,虎目含泪:“此去灵山路遥,妖魔众多,万望珍重!待取得真经东归,务请再临乌鸡!寡人与万民,扫榻以待!”

唐僧合十还礼:“陛下保重。庄周真经,乃治国安民、修身养性之大道,望陛下善用之,泽被苍生。”

孙悟空则大大咧咧地拍了拍国王肩膀:“老倌儿,好生做你的皇帝!若再有不开眼的妖怪敢来,报俺老孙名号!”

君臣洒泪而别。唐僧师徒四人,迎着初升的朝阳,再次踏上那条蜿蜒西去、直指灵山的羊肠大路。

身后,是乌鸡国崭新的晨钟,与袅袅升起的、供奉三清的青色香烟。

......

幽冥地府,酆都大殿。

混沌气息弥漫,轮回法则如无形的丝线,在虚空中交织流淌。

庄周高坐帝位,双眸微阖,神念却如无形的网,笼罩着洪荒大地。

西行路上的一幕幕——宝林寺的刁难、乌鸡国王的冤魂、金銮殿的诛妖、新王颁行《庄子》的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