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思虑(上)(第2页)
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可以想办法,唯独时间不行。倪晓晨叹息一声,他眼神飘向了天空,实在不行,老子就用钱砸,国外有的是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招聘外教,也可以招聘为飞行员。飞机那也是开销甚大,这个数字同样是天文数字,没有个几千万想都别想。
空军组建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这是政府的事情,而且是委员长的事情,这个军种组建想想都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所以自己就别想着抓住空军实权,就是指挥权也别想。随着时间推移,铺子摊开,这开销就成倍增加,过亿开销都不是顶点。
沪海还靠海,年前大战,东洋海军的炮火足够警醒,自己舰队都是江舰,长江流域里还可以勉强扛扛,这还是排除制空权的前提。沪海将来一旦再次爆发战争,东洋人必然海陆空立体攻击,攻击力度必然是远超目前,而且决心必然更为坚定。压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到那时候自己何去何从,坚守防御是必然的,问题是如何坚守?后勤补给以及与兄弟部队协同配合更是关键,尤其两翼,东洋鬼子这次没能攻克沪海,关键就是没有迂回,没有更为进一步扩军,如果从杭省湾登陆作战、山宝县城登陆,这两翼齐飞,自己如何坚守?
倪晓晨离开窗台,他走向了办公室悬挂的沪海地图。看着地图,这份地图还是前朝绘制的地图,虽然自己已经下令参谋部派人重新绘制,但是这没有一年时间根本不可能。现在只能凑合,倪晓晨想让疯婆娘从东洋那边搞一份地图,东洋人准备的地图肯定是最新的。
倪晓晨当初在东洋求学的时候,就知晓东洋曾经绘制过华国的地图,据说西疆那边地图都绘制。可以想象东洋人是准备如何充分,也是如何的有野心。可是自己这边呢?还在忙着内战,还在喋喋不休的内讧。想到南方粤、桂两省军阀,还想着如何入主中原,可笑可悲可叹,自己能如何?自己也只能在沪海这边准备。
真是不知道将来大战,这些军阀们又有多少能坚持抗战,有多少投靠过去当汉奸?!想到政府内,旧党内亲东洋派系势力不可谓不强大,曾经留学的一大把,昔日东洋可是旧党根据地、发源地。那会前朝危害性远超东洋,可是现在呢?前朝势力未能全部清除,东洋却进一步侵略夺取东北,虎视眈眈随时进行下一步发动。
前朝势力是最大的二五仔,都是会投靠东洋人,看看刚成立东北伪政府,都是前朝势力投靠过去的,都是汉奸集中地。这群前朝势力核心思想早就不是守旧的思想,而是什么?自认华夏血脉已经是落后了,需要吸纳外来血液,认为白人或者东洋人血脉都是可以吸纳的,自卑到如此的地步,这样的团体要是掌握华国大权,那整个民族与国家未来会如何?当初那群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根本原因就是如此。
倪晓晨冷哼一声,他打算要排查一下前朝族人在沪海有多少人,与东北伪政府有没有联系?这些人都是隐患,或许现在都是穷苦,可是一旦高官厚禄诱惑呢?如果有同族感召呢?两者相加呢?谁都不能保证,抓捕汉奸,在情报战场上要占据优势,就必须不能停顿,就要日夜不停抓,也是可以让情报部门锻炼新人,一举两得。
党务处可以加大拉拢力度,沪海区现在进展可以是相当的喜人,不过也不能过于夸张,也是要给与徐可钧脸面。特务处现在还是盲目扩展,不仅从警校选拔,也从民间选拔,加入的自然是参差不齐、良莠不齐。特务处早晚要吃大亏,人心不齐,信仰不同,这齐心力自然不行,只要外部压力足够强大,叛变的几率就几倍几十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