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群众的力量(第2页)
“换我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挤进搬运的队伍,他瘦弱的手臂虽然使不上大力气,却执意要帮忙扶住绳索。
旁边庄稼汉笑着给他让出位置:“读书人,慢慢来,别闪了腰!”
山路狭窄崎岖,队伍不得不排成长蛇阵。从下午到月上中天,蜿蜒的山路上火把连成长龙。
张大彪带着一个连的战士来回奔走维持秩序:“后面的别挤!保持间距!”
“换班!”每隔半个小时,嘹亮的喊声就会在山谷间回荡。
新换上来的壮劳力二话不说就顶上去,替换下已经汗流浃背的同伴。
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带着三个儿子一起上阵,最小的儿子才十六岁,单薄的肩膀磨得血肉模糊,却咬着牙不肯退下。
“娃儿,歇会儿吧。”老汉心疼地看着小儿子。
“爹,我能行!”少年倔强地摇头,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血迹,又挤进了搬运的队伍。
“左边低点!”
“注意那个坎!”
吆喝声此起彼伏。有个战士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旁边立刻伸出七八只手扶住他。
最险要的老鹰嘴路段,坡度陡得吓人。乡亲们把各家带来的棉被铺在地上,上百人用绳索一点点往上拖。
炮管摩擦棉被发出刺耳的“吱吱”声,混着人们粗重的喘息。
“再加把劲!”胡为民嗓子都喊哑了。他的军装早就湿透了,贴在背上像个水人。
当第一门88炮终于运到根据地时,已是半夜了。
胡为民一屁股坐在地上,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了。
他看着陆续抵达的其他火炮,突然发现每个炮管上都系着红布条——那是乡亲们偷偷绑上去的,说是能保平安。
李云龙走过来,扔给胡为民一个水壶:“喝口吧。”
他望着还在进山的队伍,突然笑了:“他娘的,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头一回见这么搬火炮的。”
王泽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轻声道:“这就是咱们的底气。”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疲惫却坚毅的面孔,最后落在整齐排列的火炮上。
两小时后,最后一门炮也安全抵达。
乡亲们东倒西歪地瘫坐在地上,却都咧着嘴笑。
孩子们围着那些钢铁巨兽跑来跑去,有个胆大的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炮管,立刻被自家大人拽了回去。
“都歇一会儿。”王泽擦了擦额头的汗,朝正在搬运的乡亲们喊道,“早餐马上就好,今天早点开饭!馒头、鸡蛋、鸡腿、肉粥都有,管够!”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那些刚从县城转移来的乡亲们面面相觑,一个瘦高的中年汉子小声嘀咕:“这年头还能吃上鸡腿?吹牛吧?”
他旁边的一个本地老汉听见了,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新来的吧?在咱们根据地,顿顿有肉那是常事!”
正说着,上百个战士推着二十多辆板车走来,车上堆满了热气腾腾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