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干什么事用什么名儿(第2页)
太子唇角微勾:“吉州。”
他的那位好老师,现在不就是在吉州吗?
——
而此时的吉州,众人还不知道雒阳发生了什么,小日子过得跟往常一般悠闲。
这日,阿萍来了。
她还带着几个跟自己同龄的小姑娘。
“姑娘,这些就是我之前跟您说的,我的朋友!”阿萍兴冲冲地道,“她们难得一起放假,听说我现在学医,就都想跟我一起!”
或许是在绣楼里做工的缘故,那些姑娘身上的衣裳比阿萍身上的精致一些,但也只是一些些而已,强不到哪里去。
云曦问了,才知道现在绣楼出头难,有好些进去两三年的人也只能做做打杂的活计,更别说她们这些进去时间还不长的人了。
云曦将此事记在心里,心中有另一层担忧。
学医也是一件顶顶艰难的事情,这些姑娘们因为在绣楼里待不下去就出来,那有朝一日,或许也会因为在医馆里待不下去就跑。
不过想归想,云曦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什么。
待那些姑娘们都走了,云曦才说出了心里的顾虑。
陈夫人听了,一脸欣慰。
孩子长大了。
“你的顾虑很有道理,不过也不用怕,”陈夫人道,“医馆那边需要人手,就叫她们暂时做学徒就好,要是受得了就学,受不了咱们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听着她的话,云曦想起前两天见封大夫的时候,还听他抱怨最近人手不够的事情,便点了点头,等阿萍晚上回来,跟陈夫人散着步过去,跟她说了做学徒的事。
云曦还特意问了一句绣楼的待遇,在知道去绣楼打杂还得倒给钱的时候,云曦松了口气。
那相比之下,管吃管住的医馆好多了。
果然,阿萍回去把医馆的待遇一说,那些姑娘的家人大多也不说什么了。
毕竟学医也能挣银子不是?
何况医馆还管吃住,不用他们再多掏一份钱了。
有几家犹豫的,见旁人把姑娘都送去了,也就不犹豫了。
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人起头,那就会形成一股风潮。
很快,不仅阿萍的这些朋友,还有不少人自发地去问医馆还收不收姑娘。
最让封大夫惊喜的,便是一个本就会医的妇人。
那妇人是个寡妇,自小学医,后来嫁了人以后,心思便放在了家里,再后来生了孩子,丈夫却死了,再到如今孩子长大了,嫌她烦了,她本来还迷茫要做什么,听说这边的医馆招收女医,她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来了。
那妇人忙碌着一大家子的柴米油盐,已经被这些琐碎的家务磨得麻木,不过跟了封大夫几日,期间不知道得了多少次肯定之后,便飞快找回了以前的感觉,眼里重新亮起了光。
封大夫甚至单独给她划出了一张桌子,让她独立坐诊,只在她偶尔不知如何诊断,或是诊断有误的时候提点两句,便不再说什么,只等她彻底习惯了医馆,就能把那些年轻的姑娘也划到她手下,让她管了。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松快下来,封大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这日天一黑,就迫不及待地往陈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