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耐寒水稻的研究困局(第2页)
他重重叹了口气,实验数据冰冷地显示,伴生种植组的最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甚至还不如单一种植对照组。
汪东城和向小君在一旁默默记录着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知道,核心团队已经在这个瓶颈上耗了快一周,毫无进展。气氛沉闷得如同实验棚里凝滞的空气。
“难道伴生种植这条路,在缺水环境下真的走不通?或者我们选择的伴生植物不对?”
庄教授也感到深深的挫败。
慕教授放下培养皿,揉了揉眉心,疲惫中带着不甘:
“两种植物对水分和土壤养分的需求峰值时间、根系分布深度、吸收效率……变量太多了,云雾液似乎也无法完美协调这种‘竞争’关系。”
何教授摘下眼镜,连日的高强度工作和毫无头绪的困境,让他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感到心力交瘁,思维仿佛陷入了一片干涸的泥沼。
他需要一点新鲜的空气,或者……一点灵感的火花。
“我出去透口气,顺便……想想别的办法。”
何教授声音有些沙哑,他需要暂时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
他走出闷热的大棚,清晨冰冷的空气让他精神稍振。
他习惯性地走向研究所的小办公室,打算泡杯浓茶,让自己冷静一下。他毫无期待地打开电脑,准备看看有没有什么无关紧要的邮件能暂时转移下注意力。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苏砚秋的新邮件,带着一个极其醒目的标题,跃入了他的眼帘:
《关于利用海洋水行灵气发展大规模无土水培农业及突破“天生地养”固有种植理念的初步构想与建议》
何教授带着一丝好奇和疲惫,点开了邮件。
起初,他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他的目光就被牢牢钉在了屏幕上,呼吸不自觉地屏住!邮件内容像一道道惊雷,在他因困境而淤塞的思维中炸开:
海雾精萃的发现及其惊人的90以上水行灵气纯度!
其对水培作物(玉晶米、冰心莲)的爆发式促进效果!
大海作为水灵气宝库的宏伟构想!
海水盐度难题与基因优化、海带伴生的大胆设想!
最核心的颠覆性理念:主动收集利用散溢灵气,突破“天生地养”桎梏,创造人工可控的“灵植”环境!
“主动收集……利用……突破桎梏……人工可控……”
何教授喃喃地重复着邮件中的关键词,心脏狂跳起来,连日来的迷茫和挫败感瞬间被一种巨大的冲击和豁然开朗的狂喜所取代!
他猛地从椅子上弹起,连椅子被带倒都顾不上了,像一阵风般冲出办公室,脚步快得带起风声!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