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崔珺的死

“忠君?崔玿当年就是这么劝我的!他说什么武家已是百年勋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方能保世代富贵安稳,还说我那些心思是取死之道!安稳?这世上哪有什么安稳!皇权是柄双刃剑,今日能赐你泼天富贵,明日就能因一句猜忌,让你满门化作飞灰!他崔玿手握重兵,站着说话不腰疼!”

屏风后,崔令窈垂下了眸子。

忠君,父亲至死都在践行这二字,可他忘了,人心如渊,并非所有人都如他一般,甘愿被这忠君的枷锁禁锢一生。

武珩轻吸一口气,缓解着断腿处的疼痛,而后继续道。

“可他错了!他大错特错!

他最错的,并非劝我安分守己,而是他早已看穿我胸中丘壑,洞悉我所谋为何,却偏偏不肯与我同路!他既知我心向别处,又不肯点头合作,那他就非死不可了!

一个知晓我惊天秘密,却执意要做那迂腐的忠君之臣,留着他,岂不是在我脖颈上悬了一把随时落下的利刃?他不死,我武珩如何高枕无忧,如何放手一搏?”

“所以,你勾结杭宣谨想要害了崔将军?你们是如何找上对方的?还有,谢翟安又是为何会加入你们?”

裴夷真强压下心头翻涌的厌恶。

武珩身上那种根植于血脉的傲慢,几乎凝成实质,令人窒息。

他永远沉溺在“武”姓的荣光里,自诩先祖随太祖开疆拓土,功业足以彪炳千秋。

可他却忘了,再煊赫的功勋,也庇护不了贪得无厌的子孙。

先帝赐婚,将母亲下嫁于他,已是天大的恩宠与倚重。

可他,永不知足!

第一望族?裴夷真心中冷笑。

何为第一望族?难道要这龙椅上的九五之尊也对其俯首帖耳,才算得上真正的第一望族吗?

“并非我找上了杭宣谨,而是他主动找上了我。甚至,连谢翟安也是他一并带来的。你看,崔玿这样的迂腐忠臣,他得罪的又何止我一个?

甚至,就连他视若手足兄弟的谢翟安都有了背叛他的心思。你可知崔玿在西麓军的威望?军中甚至有只知崔将军,不知陛下的流言。他每次班师回朝,城门处跪迎的百姓能排到朱雀街尽头。你说,这样一个人,若有朝一日想登高一呼,会有多少人响应?

他若有反心便也罢了,偏偏他居然只想做忠臣。

他崔玿要做他的忠臣,那我便成全他,让他做个死得其所的忠臣。”

说到这里,他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得意,又透着几分阴鸷。

“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谢翟安和崔玿之间,并不如外界所说的那般情同手足。

崔玿受封成阳伯时,恰逢边关大捷,当时许多在此捷中立功的边关守将都回到神都述职领赏。而在先帝准备的庆功宴上,我却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

那日的庆功宴办得极为隆重,满朝文武齐聚一堂,都想亲眼目睹这位武官新贵的风采。

崔玿自然是众人追捧的焦点,他举杯应酬,眉宇间是掩饰不住的意气风发。双十年华获封成阳伯,多少人都在称赞他。而谢翟安就站在他身侧,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看似与有荣焉。可我却注意到,每当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崔玿身上时,谢翟安眼底总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那不是单纯的谦逊,更像是一种被忽视的不甘。尤其是在陛下赏赐崔玿时,谢翟安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瞬,却没能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