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叶可西的验证——物理法则的偏移(第2页)
“如果穿越者被困在褶皱里,会怎么样?”叶可西轻声问自己,模拟器立刻给出答案:“时空坐标偏移率>90%,穿越者有73%概率坠入‘时间乱流’,27%概率被褶皱吞噬,无生还可能。”他的呼吸骤然停滞。父亲出事前,曾计划进行一次72小时的长距穿越,目的是带回一份能证明吕明远植入病毒的关键证据。如果他当时启动了穿越……
叶可西不敢再想下去。他匍匐着靠近β-谐振腔,手指触摸到金属圆环的表面,感受到一种细微的震颤——不是均匀的震荡,而是像打鼓一样,时而急促,时而迟缓。在谐振腔的底部,有一个不起眼的检修口,盖板的螺丝有明显被拧动过的痕迹。
他用随身携带的微型螺丝刀拧开螺丝,打开检修口。里面的线路排列整齐,但有一根银色的导线被换成了铜色——铜的电阻比银高0.02微欧,这会导致电流在传输中产生微小的损耗,而这种损耗,恰好能让频率稳定器的输出值降低0.3赫兹。
“够隐蔽的。”叶可西冷笑一声。这种修改方式需要极其精准的计算,既不会触发短路保护,又能稳定地降低频率,除了吕明远,没人能做到。
他拿出检测仪,对准那根铜导线。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新的检测结果:“导线表面检测到微量‘量子纠缠剂’,成分与云天3号病毒载体匹配度98%。”
叶可西的瞳孔骤然收缩。
量子纠缠剂,是一种能让两个微观粒子产生“纠缠态”的化学物质。如果导线被涂抹了这种药剂,就意味着谐振腔的频率变化会与病毒程序产生“联动”——当频率低于47.3赫兹时,病毒会被自动激活,开始篡改时空坐标;而频率紊乱产生的“时间褶皱”,会完美掩盖坐标被篡改的痕迹,让人以为只是设备故障。
更可怕的是,“时间褶皱”会扭曲因果律。即使有人发现父亲是被毒杀,吕明远也可以声称:“这是时间褶皱导致的‘因果错位’,毒素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
“好一个一箭双雕。”叶可西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终于明白,父亲的死不是单一的毒杀,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物理谋杀”——用0.3赫兹的偏差,撬动整个时空的法则,让谋杀变成“时间的意外”。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系统突然发出一声轻响:“检测到时空波动异常,10分钟后虫洞通道将关闭。”
叶可西立刻反应过来。他拿出激光切割器,对准谐振腔核心模块的接口——那是一个六边形的凹槽,与第一部中“黑衣可东”拆卸的部件完全吻合。激光束切开金属外壳的瞬间,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那是量子纠缠剂被高温分解的味道。
核心模块暴露出来,那是一块巴掌大小的蓝色晶体,内部流动着银色的光带——这是控制频率的“谐振核心”。叶可西小心地将其取出来,放进防磁容器里。
他最后看了一眼β-谐振腔,金属圆环上的蓝色晶体还在闪烁,只是光芒越来越暗淡,像在为被篡改的物理法则哀悼。
第三节:重写频率法则
回到现实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叶可西没有休息,直接将谐振核心接入云天4号的模拟系统。屏幕上,0.3赫兹的偏差被无限放大,演变成一场虚拟的“时空灾难”——虫洞在第25小时突然坍缩,产生的冲击波将模拟穿越者的坐标甩到了十年前。
“必须重新校准频率算法。”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开始编写新的程序。
他以父亲留下的原始参数为基础,加入了“动态补偿机制”——当系统检测到频率低于47.5赫兹时,会自动启动备用能源,通过电磁脉冲强行将频率拉回安全阈值;同时,他在算法中植入了“吕明远特征码识别系统”,只要检测到带有冗余“#”符号的操作指令,就会立刻冻结控制系统,并向所有授权者发送警报。
整整三天三夜,叶可西都泡在实验室里。他睡在控制台旁的行军床上,梦里全是频率震荡的波形图。当第七十二次模拟终于显示“时空坐标误差<0.1秒”时,他几乎虚脱在地。
新的频率曲线在屏幕上展开,像一条平稳流淌的河,47.6赫兹的安全阈值线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将所有异常波动牢牢挡在外面。
“爸,你看。”叶可西对着空气轻声说,声音沙哑却带着笑意,“时间的节奏,我们找回来了。”
他将新的算法导入云天4号的主程序,然后打开了那个记录着吕明远操作痕迹的日志文件。在文件的末尾,他敲下一行代码:“物理法则不容篡改,欠我们的,该还了。”
实验室的窗外,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线透过玻璃照在β-谐振腔的模型上,模型表面的蓝色晶体反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无数个被重新校准的时间刻度。
叶可西知道,这只是物理层面的胜利。吕明远的阴谋像一张织满漏洞的网,他们要做的,是一个一个,把所有的洞都堵上。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下一个要揭开的,是藏在Ai意识深处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