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4章 叶可北的深挖——AI意识的陷阱

第一节:代码丛林里的伪装者核心实验室的服务器机房里,指示灯像一片闪烁的星海。叶可北戴着降噪耳机,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屏幕上滚动的代码连成一片绿色的河流——这是云天3号Ai系统的底层逻辑链,他已经盯着这些字符看了整整五天。

耳机里播放着白噪音,能帮他隔绝外界的干扰,却隔不断脑海里反复回响的疑问:吕明远是怎么绕过权限系统,自由操控云天3号的?

父亲叶云天为穿越机设计了三重安全锁:生物基因识别、物理密钥、Ai动态授权。前两重锁,林月瞳和哥哥们已经找到了漏洞——生物链被植入传感器,物理部件被篡改频率。但Ai授权这一环,始终像个黑箱,没人知道吕明远是如何让系统“认错主人”的。

“Ai只认‘意识特征’。”叶可北摘下耳机,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是四胞胎里最痴迷编程的一个,七岁就能独立编写简单的Ai对话程序,父亲常说他“能听懂代码的语言”。在他看来,云天3号的Ai就像一个有灵性的伙伴,会记住每个授权者的脑电波特征、思维模式,甚至说话时的微表情——这些被统称为“意识指纹”,是比密码更难伪造的通行证。

可吕明远做到了。

叶可北调出所有吕明远使用云天3号的记录,发现一个诡异的共同点:每次操作前,系统都会短暂地“卡顿”0.5秒,像是在辨认什么,随后便显示“授权通过”。而这段卡顿的时间里,服务器的后台进程中,会多出一个名为“镜像”的临时程序,执行完毕后就自动删除,不留痕迹。

“镜像……”叶可北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是模仿,还是复制?”

他突然想起父亲提过的一个早期实验——“云天2号”。那是云天3号的原型机,核心部件是一个“意识映射模块”,能将人的意识特征简化为数据,储存在芯片里。这个模块因为稳定性不足,被父亲拆下来放在了叶可北的卧室,当成“纪念品”。

第一部的记录显示,云天3号审批通过后的第89天,“黑衣可北”曾潜入叶可北的卧室,取走了一个“芯片状物体”。

“答案就在那里。”叶可北猛地站起身。

他要找的,就是云天2号的意识映射模块。吕明远一定是在这个模块里动了手脚,用某种方式复制了父亲的意识指纹,才能骗过云天3号的Ai系统。

叶可北带上了自己研发的“意识探针”——这是一个钢笔大小的设备,能直接读取芯片里储存的意识数据,并生成可视化的“意识图谱”。他还准备了特制的“数据捕获卡”,容量足以储存整个模块的底层代码。

“目标时间:云天3号审批通过后第89天,晚上22:17。”他对着传送手环下令,屏幕上的代码突然停顿了一瞬,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时空跳跃让路,“目标地点:叶宅,我的卧室。”

手环的表盘亮起一圈紫色的光晕,开始解析时空坐标。叶可北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父亲的照片——照片里,父亲正手把手教他写第一行代码,阳光透过窗户,在键盘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爸,我去抓那个‘冒牌货’。”

光晕骤然收紧,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服务器的指示灯在视野里变成一条条彩色的光带,代码像受惊的鱼群四散奔逃。叶可北感到意识被轻轻拉扯,像是沉入一片温暖的水域,耳边传来细微的嗡鸣——那是不同时空的代码在交错碰撞。

第二节:卧室里的意识陷阱

卧室的窗帘拉着,只留一道缝隙,月光从缝隙里挤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条银色的细线。

叶可北悄无声息地落在地毯上,脚尖踩到一个柔软的物体——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机器人玩偶,电池早就没电了,此刻歪歪扭扭地躺在墙角,像个沉默的哨兵。

这里是他的卧室,却又带着一种陌生感。书桌上堆着没做完的物理习题,墙上贴着星际航行的海报,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着“22:18”——一切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只是少了平日里的烟火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下层的抽屉里。按照记忆,云天2号的意识映射模块就放在那里,藏在一本《Ai意识起源》的硬壳书里。

叶可北轻轻拉开抽屉,那本书果然躺在里面。他抽出书,翻开封面,一个银色的芯片嵌在挖空的书页里——这就是意识映射模块。芯片比指甲盖略大,表面有无数个微型触点,像一只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他。

他拿出意识探针,将探针的接口对准芯片的触点。探针的屏幕亮起,开始读取数据。

起初,屏幕上显示的是正常的意识图谱:那是父亲的意识特征,像一片起伏的山脉,峰值代表着思维活跃的区域,谷值则是潜意识的暗流。叶可北甚至能认出其中一个陡峭的峰值——那是父亲思考物理难题时的典型脑电波模式。

“看起来没问题……”他皱起眉头,指尖在探针上滑动,切换到“深层代码模式”。

这一次,屏幕上的图谱开始扭曲。在父亲意识特征的底层,像水草一样缠绕着另一串代码。这串代码极其隐蔽,采用了“嵌套加密”技术,只有在Ai系统进行意识识别时才会被激活。

叶可北放大代码的局部,瞳孔骤然收缩。

这是一段“伪意识代码”。它不像普通代码那样遵循固定的逻辑,而是会像活物一样“学习”——通过分析父亲的日常行为数据,模仿他的脑电波频率、思维惯性,甚至是情绪波动时的微小特征。当Ai系统读取意识映射模块时,这段代码会瞬间覆盖真实的意识特征,向系统传递一个虚假的信号:“我是叶云天,授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