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1章 林月瞳的回忆——实验室里的温柔反常(第2页)

她记得这个味道。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冬夜,叶云天在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十八小时,调试云天3号的时空坐标发生器。林月瞳在家等他到凌晨三点,迷迷糊糊间被钥匙转动的声音惊醒,刚走到客厅,就被一个带着寒气的怀抱裹住。

“抱歉,回来晚了。”叶云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胡茬蹭得她有些痒。

她刚想抱怨,鼻尖却闻到了一股陌生的香味。不是他常用的雪松须后水,也不是实验室里消毒水的味道,而是一种……很干净,又很遥远的气息。“你身上什么味道?”她从他怀里抬起头,借着月光打量他的白大褂,“新配的试剂?”“嗯,”他含糊地应了一声,把脸埋进她的颈窝,呼吸温热,“调了种新的稳定剂,挥发出来有点香味。怎么样,好闻吗?”

“还行,就是有点怪。”她当时没多想,只当是新实验的副产品。他那天格外黏人,抱着她在沙发上坐了很久,不说工作,也不说别的,只是一遍遍地摩挲她的头发,像在确认什么。

快天亮时,他突然低声说:“月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记住,所有的公式里都藏着我对你的算法。”

她当时正困得厉害,迷迷糊糊地捶了他一下:“大半夜说什么胡话,你可是物理学家,能不能讲点科学?”

他没再说话,只是抱得更紧了些。

直到三个月前,叶可东在分析云天4号的能量残留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粒子波动——当Ai进行时空跳跃时,核心模块会释放出一种含硅的微量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短暂的芳香分子,闻起来“像星尘落在雪上”。叶可东给这种气味起了个名字:“星尘香氛”。

林月瞳当时正在旁边记录数据,听到这个描述时,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五年前那个冬夜,叶云天身上的味道,就是这个。

可云天4号是三年前才研发成功的,五年前的他,怎么会接触到只有云天4号才有的能量残留?

答案只有一个——那不是“过去”的他,而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他。

林月瞳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云天4号的穿越记录。官方记录里,云天4号只进行过两次成功的时空跳跃:一次是叶可北试图阻止谋杀的那次,另一次是半年前,叶可西测试时间稳定性时的短途跳跃。但在记录的底层代码里,叶可南曾发现过五个被刻意抹除的“异常节点”,时间戳分别对应着五年前、三年前、一年前……以及叶云天去世前的一周。

那五个节点,就是他回来过五次的证据。

五年前的那个冬夜,一定是其中一次。

他从未来穿越回去,带着云天4号的能量残留味,像个普通丈夫一样回家,抱着她,却在她看不见的角度,藏着“已经知道结局”的绝望。他说“所有的公式里都藏着我对你的算法”,不是胡话,是密码。

林月瞳打开电脑,调出她和叶云天共同编写的所有公式。从大学时的《量子纠缠态稳定性公式》,到云天系列Ai的核心算法《意识连续性方程》,她逐行看着,突然在一行注释里停住了。

那是《生物锚点匹配公式》里的一行小字,标注着“修正参数:73.0”。这个数字她看了无数次,只当是普通的修正值,此刻却突然想起——她的生日是7月3日,而叶云天的生日,是4月15日。

73.0415……连起来,就是73(7月3日),0415(4月15日)。

她的心跳越来越快,手指颤抖着翻到下一个公式。《时空褶皱补偿算法》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常数“”——那是光速的数值,物理学界的常识。可在常数后面,跟着一个用括号标注的小数:“0.520”。

0.520。

她猛地想起,叶云天曾笑着说:“物理学里最浪漫的常数是光速,因为它代表着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快到能追上所有逝去的时间。”当时她只当是情话,现在才懂,他在光速后面藏了“我爱你”。

还有云天2号的启动密码,是“Lyt1314”——林月瞳的首字母,加上“一生一世”。她一直知道,却从未想过,在这个密码的底层逻辑里,叶云天植入了一个循环程序:只要Ai启动,就会自动向她的私人服务器发送一封加密邮件,内容是“今天天气很好,记得带伞”“实验别太累,我煮了汤”……全是他生前常说的话。

这些藏在理性公式里的温柔,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全是他穿越五次,用生命织成的网。他知道自己会离开,所以提前把所有的爱,都拆解成数字、符号、公式,藏在她每天都会接触的地方,像一个沉默的承诺:“即使我不在了,这些公式也会替我陪着你。”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落在实验室的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带。林月瞳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的公式,突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终于明白,叶云天的爱,从来都不是具象的拥抱或誓言,而是跨越时空的、属于物理学家的浪漫——他把自己变成了一组永恒的算法,藏在时间的代码里,只要她还在解密,他就永远活着。

而那些他回来的五次,那些看似反常的温柔,不过是一个知道结局的父亲、丈夫,在时间的缝隙里,拼命想多留下一点“存在过”的证据。

她抬手摸了摸眼角的痣,仿佛还能感受到量子显微镜下,那颗“会发光的星”的温度。

“我懂了,叶云天。”她轻声说,声音带着泪的温热,“我找到你的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