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叶可西的顿悟——物理里的时间碎片(第2页)
这是他10岁那年,从父亲那里“骗”来的礼物。10岁的叶可西是个出了名的“破坏王”。家里的闹钟、电风扇、甚至母亲的微波炉,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那天下午,他盯上了父亲书房里那台黑色的老式收音机——据说是爷爷留下的,父亲平时碰都不让人碰。
趁父亲在实验室加班,叶可西搬来小板凳,踩着凳子够到了书架顶层的收音机。他用螺丝刀笨拙地拧着螺丝,塑料外壳被撬出一道裂缝,里面的电容、电阻像撒豆子一样滚出来。正当他拿着一个线圈研究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完了。”叶可西心里一紧,抱着收音机蹲在地上,等着挨骂。
可预想中的斥责没有来。父亲的声音带着笑意,从头顶传来:“拆得好啊,小西。这台收音机的调谐电路早就老化了,你正好帮我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叶可西惊讶地抬头,看到父亲蹲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布,正帮他擦手上的灰尘。“爸,你不生气?”
“生气什么?”父亲拿起一个电阻,对着光看了看,“敢拆东西,说明你好奇。搞物理的,最不能缺的就是好奇心。”他突然像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掏出那个银色方块,“给,这个送给你。”
“这是什么?”叶可西接过方块,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收音机的核心模块,”父亲说,“用了新的频率放大技术,能收到比这台老古董多十倍的频道。是你未来会需要的东西。”
叶可西当时只当是父亲又在说“物理学家的玩笑”,欢天喜地地把方块藏进了饼干盒。直到五年后,他在大学的《未来通讯技术》课上,看到了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展示的“纳米级频率放大器”,和他饼干盒里的银色方块长得一模一样。
“这种放大器是三年前才研发成功的,”教授指着幻灯片说,“采用了量子隧道效应,体积只有传统模块的百分之一,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叶可西当时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他冲出教室,飞奔回家,翻出那个饼干盒。银色方块上的电路纹路,和幻灯片上的放大图分毫不差。而它的生产编号显示,生产日期是——五年后。
现在想来,父亲那天下午根本不是“加班”。
叶可南发现的五个“异常时空节点”里,有一个的时间戳,正好对应他10岁那年拆收音机的下午。父亲一定是从那个节点穿越回来的——他站在书房门口,看着那个蹲在地上、满脸灰尘的小男孩,看着他笨拙地拆解收音机,眼里没有丝毫责备,只有藏不住的骄傲:“原来我的孩子这么像我。”
然后,他从未来带回了这个模块,用一句“你未来会需要的”,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叶可西打开饼干盒,指尖拂过银色方块。五年前的他,确实在父亲的鼓励下,用这堆零件和这个模块,组装出了一台能收到海外电台的收音机。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也是他后来选择物理专业的原因之一。
父亲早就知道他会走上这条路。所以他穿越时空,不是为了阻止他拆东西,而是为了告诉他:“你的好奇心,爸爸懂,也为你骄傲。”
实验室的时钟指向深夜,云天5号的原型机在黑暗中,依然散发着微弱的蓝光。叶可西把银色方块放回饼干盒,轻轻合上盖子。
他突然明白,父亲留下的不是物理难题,而是藏在时间碎片里的路标。那些被他忽略的“反常”,那些看似随口的“预言”,全是父亲穿越五次时空,为他铺就的路。
虫洞的本质是“我想再看你一眼”,而父爱的本质,是“我想陪你走每一步,即使隔着时空”。
叶可西重新戴上手套,走向控制台。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焦虑,只有一种笃定的温柔。他要调好云天5号,不是为了“救回”父亲,而是为了告诉那个在时间河流里不断回望的人:“爸爸,我看到你的脚印了。我会带着你的骄傲,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