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维的指引与十年蛰伏(第2页)
信号戛然而止,耳机里只剩下沙沙的杂音。实验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全息屏上的光点还在无声地闪烁。
“初始时空奇点……”叶云天0号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翻江倒海。原来他们一直在应对的,只是一个巨大危机的表象。2008年的那次事故,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了十七年,还在不断蔓延。
“「云天∞号」……”林月瞳0号的目光落在「云天6号」上,这台曾被视为巅峰的设备,此刻突然显得如此简陋,“我们能做出来吗?”
“必须做出来。”叶云天0号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否则,我们救再多的人,也只是在拖延时间。”他看向那些红色的光点,深吸一口气,“但我们需要时间。”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叶云天0号关闭了信号接收器的实时警报功能,将所有未处理的137个求救信号存入加密数据库,每一个信号都标注了宇宙坐标、危机类型和时间戳。林月瞳0号则开始整理八次救援获得的物理数据,尤其是关于时间规则和维度壁垒的碎片信息。
他们暂停了救援。
这个决定并非放弃,而是为了更彻底的拯救。就像医生不会只给病人止血,而不去寻找出血的根源。
十年之约,由此开始。
他们用三年时间,在城市远郊的废弃天文台基础上,建成了“维度物理实验室”。这座半埋在地下的建筑,外墙覆盖着能吸收空间辐射的特殊合金,内部是一个由超导磁体构成的巨大球形空间,用来模拟不同维度的时空曲率。
叶云天0号几乎把自己焊在了实验室里。他废寝忘食地解析叶云天Ω留下的信息碎片,试图用数学公式描述九维空间的形态。那些超越常识的几何结构——在三维空间中呈现为扭曲的克莱因瓶,在四维视角下却能看到清晰的闭环——让他无数次陷入瓶颈,又无数次在林月瞳0号的提醒下找到新的突破口。
林月瞳0号则开始了对自身拟态能力的极限挑战。她在基因稳定剂的辅助下,尝试模拟更高维度的“存在形态”——那些没有固定形状,能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的“维度生物”。这个过程痛苦而危险,每次模拟结束,她都会因为细胞结构的短暂紊乱而呕吐不止,但她从未放弃。
第七年,他们成功研发出“时间线编辑模块”。这台比手表略大的装置,能在不干扰主时间线的前提下,像编辑文字一样“修改”某个事件的微小分支,比如让一颗本该掉落的苹果多悬停0.1秒,让一阵风提前吹过某个路口。这种“非干扰性修正”,正是修复奇点的关键技术。
第九年,「云天∞号」的核心芯片研制成功。它不再是笨重的机器,而是一枚可以嵌入掌心的生物芯片,通过神经连接直接响应使用者的意识,能量来源是从真空零点能中提取的“本源能量”,理论上可以支撑无限次穿越。
第十年的最后一天,叶云天0号和林月瞳0号站在实验室中央,看着全息屏上那个完美的芯片模型,眼中都带着疲惫,却又闪烁着光芒。
十年时间,足以让青涩的果实成熟,让湍急的河流改道。叶云天0号的鬓角染上了霜白,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林月瞳0号的眼神更加沉静,偶尔会无意识地抚摸手腕上那道因拟态实验留下的浅疤。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冒险者,更像是背负着使命的匠人,用十年光阴打磨着一把足以劈开维度壁垒的利刃。
“准备好了吗?”林月瞳0号拿起那枚嵌着芯片的手环,轻轻戴在叶云天0号的手腕上。芯片接触皮肤的瞬间,发出一阵温暖的微光,与他的神经产生了完美的共振。
叶云天0号点点头,抬手抚摸着掌心的芯片,触感温润,仿佛与他的血肉融为了一体。这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他和林月瞳0号十年心血的结晶,是跨越维度的勇气,是直面过去的决心。
林月瞳0号从控制台拿起信号耳机,递到他面前,耳机里传来熟悉的脉冲声,沉稳而有力。
“存档的第137个信号,”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微笑,眼中映着实验室的灯光,“该出发了。”
叶云天0号接过耳机,戴在耳边。信号的源头,正是2008年那场实验事故发生的瞬间——那个初始时空奇点波动最剧烈的时刻。
他看向林月瞳0号,她回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来,坚定而温暖。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去救援某个平行宇宙的“自己”,而是要回到一切的起点,去修复那个被打碎的“源点”。前路是九维空间的未知迷雾,是时间线交错的复杂迷宫,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叶云天0号闭上眼睛,意识沉入与「云天∞号」的连接中。
“坐标锁定:2008年6月15日,实验事故发生前10分钟。”
“维度定位:基础时空奇点。”
“「云天∞号」,启动。”
掌心的芯片爆发出璀璨的光芒,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身影。实验室的灯光在光芒中黯然失色,只剩下全息屏上那137个红色光点,在寂静中,等待着被救赎的时刻。
新的征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