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病房外的晨光——承接第十部(第2页)
悬浮车最终停在一片矮楼区,这里是可儿和丈夫陈默攒了十年钱买的房子,远离市中心的喧嚣,院子不大,却种满了绿植,最显眼的就是靠近石桌的那两株栀子花,此刻正开着雪白的花,香气顺着半开的院门飘进来。
叶云天下车时,脚步有些不稳,可儿想扶他,他却摆了摆手,自己慢慢走向院子。阳光落在他的白发上,像撒了一层细雪,他走到栀子花前,蹲下来,手指轻轻碰了碰花瓣,动作轻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玻璃。
“是这个味道,”他喃喃道,“月瞳说,栀子花的香味能让她静下心来,调试通讯器的时候,总喜欢在旁边放一瓶晒干的栀子花瓣……”
可儿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想起小时候,自己是在福利院长大的——父亲入院时她才五岁,母亲早已不在,她对“叶云天”和“林月瞳”的印象,全靠福利院老师偶尔提起的只言片语,和后来找到的那些旧物。直到三个月前,她在精神病院第一次见到父亲,才真正有了“家”的实感。
晚上吃饭时,可儿把菜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摆了两副碗筷。陈默出差去了外地,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两个人。叶云天坐在石凳上,目光落在对面空着的碗筷上,没有动筷子,只是看着那两株栀子花发呆。
“爸,吃饭吧,”可儿把一碗温热的排骨汤推到他面前,“我炖了两个小时,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叶云天回过神,拿起筷子,却先给对面的空碗里夹了一块排骨,动作自然得像是林月瞳就坐在那里。“月瞳喜欢喝排骨汤,尤其是我炖的,她说我放的姜片刚好,不辣,还能去腥味……”他说着,声音低了下去,“后来在‘里面’(他对幻境的称呼),我总梦见给她炖排骨汤,可每次炖好,汤就变成了铠甲的能源液,烫得我手疼……”
可儿没有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排骨也夹到那个空碗里。她知道,父亲还在适应“幻境与现实的边界”,那些科幻战场上的痛苦记忆,还会偶尔冒出来,但此刻,石桌上的两副碗筷、飘着香气的栀子花、温热的排骨汤,都是真实的,是能触摸到的温暖。
饭后,可儿陪父亲坐在院子里,夜风带着栀子花香吹过来,很舒服。叶云天靠在藤椅上,慢慢说起更多2008年以前的事,偶尔会提到“跨维度通讯器的参数”“神经接驳技术的最初构想”——这些是他当年和林月瞳一起研究的科幻课题,后来却成了困住他的幻境源头。但现在,他说起这些时,语气里没有了幻境里的紧张与痛苦,只剩下对过往的怀念,像在说一件遥远却珍贵的往事。
“爸,”可儿轻声问,“你还记得ko号吗?”
叶云天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嘴角带着一丝自嘲:“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有很多光,很多金属碰撞的声音,还有一个……跟你妈妈长得很像的‘战友’,叫什么……林月瞳ok号?”他皱了皱眉,“好像是我自己编的名字,想让她一直在我身边,哪怕是在梦里。”
可儿的心轻轻一颤。原来,那场持续三十年的科幻幻境,本质上只是一个男人对妻子的执念——他怕自己忘记林月瞳,怕自己在孤独里被吞噬,所以才构建了一个需要“拯救”的战场,把对妻子的思念,变成了幻境里并肩作战的“铠甲伙伴”。
夜深时,可儿把父亲安排在客房,房间里放着那张林月瞳的老照片,还有那个从幻境里带出来的金属片(她用丝线串起来,挂在了窗边)。叶云天躺在床上,没有立刻睡着,只是看着窗外的栀子花,月光落在他的脸上,很安详。
可儿轻轻带上门,站在走廊里,拿出手机给陈默发了条消息:“爸到家了,很安静,在看妈妈的照片。”
手机很快传来回复:“明天我早点回来,带安安爱吃的草莓,让爸也尝尝。”
可儿看着屏幕,笑了笑。她知道,父亲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那些科幻幻境里的硝烟已经散去,剩下的,是院子里的栀子花、石桌上的两副碗筷、还有一家人的陪伴。而父亲心里那个给林月瞳留着的位置,会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慢慢变成最温柔的底色——不是遗憾,而是带着思念,好好生活的勇气。
晨光再次照进院子时,叶云天已经醒了,他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那块金属片,对着阳光看。可儿走过去,看见他的嘴角带着笑。
“可儿,”他说,“这个金属片,当年是我和你妈妈从通讯器里拆下来的,她说,等我们成功了,就用它做一对戒指……现在看来,做个怀表也不错,能装下你妈妈的照片,还能记住时间。”
可儿在他身边坐下,看着他手里的金属片,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她知道,父亲的“清醒”,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一场关于爱、记忆与重逢的,漫长岁月的开始。而那些科幻幻境里的碎片,最终会变成记忆里的尘埃,落在栀子花的花瓣上,陪着他们,走向未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