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2章 天伦间的岁月——从青丝到白发(第2页)

“外公,您下棋怎么这么稳?我跟教授下棋时,他都说我‘太急,少了点耐心’。”安安托着下巴,看着棋盘上渐渐成型的“大龙”,有些无奈。

叶云天把一颗黑棋落在棋盘边缘,目光落在窗外的栀子花上,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的花香:“你外婆当年也喜欢下棋,却总下不过我,每次输了就会把棋子一推,说‘我是故意让你,不然你该没信心了’。有一次我们下到半夜,她突然说‘棋盘像跨维度通讯器的界面,黑棋是我们的信号,白棋是未知的波段,要慢慢找,才能找到对接的点’——现在想想,她就是输急了,找个理由耍赖。”

安安忍不住笑起来:“外婆真可爱,那她有没有赢过您一次?”

“有,”叶云天的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眼神里满是回忆,“2008年的生日,我故意让了她三步,她赢了之后,跑去实验室把刚培育好的栀子样本抱来,说‘这是给你的奖品,以后下棋赢我一次,就给你种一盆’——可惜,后来样本毁在实验事故里,她还哭了好几天。”

“外婆真好。”安安轻声说,手里的白棋顿在半空,“要是外婆还在,肯定会喜欢我培育的耐寒栀子。”

“会的,”叶云天点点头,指尖轻轻拂过棋盘上的黑棋,“你外婆最疼孩子,看到你这么出息,肯定比谁都高兴。她当年做实验,总说‘研究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以后的人能过得好’——你现在做的事,跟她当年想的一样。”

安安没说话,只是把白棋轻轻落在棋盘上。他从小听外公讲“外婆的故事”,听的都是这些琐碎的小事:会打翻酱油的外婆,会为了实验样本哭的外婆,会在下雨天把伞让给学生自己淋雨的外婆……这些真实的细节,比任何科幻故事都让他觉得温暖,也让他渐渐明白,外公口中的“实验”,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一个女人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温柔。

傍晚时分,安安去书房整理实验数据,可儿端着一杯温茶走到院子里。叶云天正坐在藤椅上,手杖靠在椅边,目光望着西边的天空——夕阳把云朵染成了橘红色,像林月瞳当年实验成功时,在实验室墙上投影的“维度霞光”(其实是她用红色滤镜和投影仪做的小把戏,只为了逗叶云天开心)。

可儿把茶杯放在石桌上,杯壁上印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是她特意定制的:“爸,喝杯茶暖暖胃,今天风大。”

叶云天没有立刻端茶杯,只是对着空气轻声说:“你看,可儿现在成了研究所的专家,安安也考上了大学,研究植物,咱们的栀子长得比从前还好……我快好了,等我把可儿的家照顾好,就来找你,到时候给你带一盆安安培育的耐寒栀子,让你在那边也能看到花开。”

可儿站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把自己的外套轻轻搭在父亲的肩上。她知道,父亲口中的“那边”,是他和林月瞳约定的重逢之地——不是科幻幻境里的维度裂缝,不是铠甲林立的战场,而是一个能让他们再续前缘的、满是栀子花香的地方。这些年,父亲总在日落时说这样的话,语气平静,没有悲伤,只有一种“等待兑现约定”的笃定,可儿从没有点破,只是每天日落时,都会端来一杯温茶,陪他看夕阳落下。

“爸,安安说下周想带您去看星际植物展,里面有从火星培育的紫罗兰,您想去吗?”可儿在藤椅旁坐下,轻声问。

叶云天转过头,接过茶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泛起暖意:“好啊,去看看也好,回来跟你妈妈说说,让她也知道,现在的植物能长到火星上去了。”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最后一缕光落在栀子花上,把白色的花瓣染成了淡金色。叶云天喝着温茶,目光落在院子里的两株栀子花上,嘴角带着满足的笑。15年的岁月,像一场缓慢的实验,他从幻境的碎片里找回了真实,从思念里学会了陪伴,现在,他只等着一个约定的兑现——等把这个家的温暖守到最后,就去见那个让他牵挂了一辈子的人。

安安从书房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外公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茶杯,母亲坐在他身边,两人望着夕阳,院子里的栀子花在风中轻轻摇曳,香气弥漫在每个角落。他拿起手机,悄悄拍下这张照片,存进了“家庭相册”的文件夹里,文件夹的名字,是他早就想好的——“外公的栀子与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