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3章 罗汉果村的静默——光膜透明化与居民失踪(第2页)

“恢复信号塔的其他数据,”叶云天睁开眼,声音有些沙哑,“不光是监控,还有通讯记录、频段连接记录——光膜出现时,村里的电子设备可能有反应。”

林月瞳立刻操作电脑,硬盘里的数据比想象中完整。半小时后,她突然“啊”了一声,屏幕上跳出一串陌生的频段代码:“找到了!光膜出现的同时,村里有17台手机、3台电视,短暂连接到了这个未知频段!频段里有碎片化的数据缓存,我试着恢复一下……”

鼠标点击“恢复”,屏幕上闪过一阵雪花,然后出现了几帧模糊的画面——

第一帧:灰黄色的天空,和2082年叶云舟描述的“末日天空”很像,地面上是和罗汉果村一模一样的房屋,但屋顶没有炊烟,门窗紧闭。

第二帧:一个穿着蓝色防护服的人走过,背上印着“2号宇宙能源重建局”的白色字样,字体是从未见过的样式,但“2号宇宙”四个字清晰可见。

第三帧:几个村民站在田埂上,表情茫然,正是视频里被透明化的那几个人,他们的衣服还是早上穿的样子,周围是同款的罗汉果藤,但叶子是灰绿色的,没有生机。

最后一帧:画面晃动了一下,隐约能看到远处有一个巨大的淡蓝色光膜,和吸附罗汉果村的光膜一样,正在缓慢下落。

“2号宇宙……”林月瞳喃喃自语,手指在“2号宇宙能源重建局”的字样上反复滑动,“真的有平行宇宙,而且被吸附的村民、房屋,都传到那里去了!”

叶云天凑到屏幕前,盯着那几帧画面,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打开手机,调出三次事件的资料,在桌上摊开:

“青川河,旁边有旧水电站,能源残波强度8微特斯拉,消失区域1公里;黑松森林,地下有旧能源管道,残波强度11.7微特斯拉,消失区域2.5公里;罗汉果村,地下有旧电缆,残波强度15微特斯拉,消失区域1.5公里——等等,为什么罗汉果村的残波更高,区域却比黑松森林小?”

林月瞳也愣住了,她立刻调出旧电缆的资料:“旧电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直径只有5厘米,比黑松森林的管道细很多,虽然残波强度高,但覆盖范围小,所以吸附的区域也小。”

“原来如此。”叶云天的眼睛亮了,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三个圈,分别标注“水电站”“管道”“电缆”,然后画了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共性不是‘残波强度’,而是‘残波的存在’——只要有旧能源设施残留的残波,就能和裂隙产生共振,成为吸附目标。残波强度决定吸附力的大小(比如罗汉果村的地面更光滑),而设施的覆盖范围决定消失区域的大小(比如黑松森林的管道长,区域就大)。”

他顿了顿,在纸的另一边写下“2号宇宙”:“再结合信号塔的画面——被吸附的物质没有消失,而是被传送到了2号宇宙。云舟1号的虫洞裂隙,其实是连接了两个平行宇宙的通道,本宇宙有能源残波的区域,会被通道吸附,作为‘物质’传送到2号宇宙;而2号宇宙的画面里也有光膜,说明他们那边可能也有通道,在吸附我们的物质,或者……他们那边的通道在‘接收’我们的物质。”

林月瞳点点头,补充道:“跨空间粒子的双向流动也能证明——红色粒子(本宇宙)流向通道,蓝色粒子(2号宇宙)从通道出来,这是典型的‘双向传送’特征。之前青川河没有蓝色粒子,是因为通道还没稳定;黑松森林开始有,是通道初步稳定;现在罗汉果村的蓝色粒子更密集,说明通道已经完全稳定,两个宇宙的物质交换开始常态化了。”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阳光照在空白区的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叶云天站起身,看向空白区中心,那里的蓝色粒子还在浮动,像是在诉说着另一个宇宙的故事。他想起视频里村民茫然的表情,想起老太太哭着找孙儿的样子,心里的沉重又多了几分——他们不仅要关闭通道,还要想办法把被传送到2号宇宙的人救回来。

“通知所有监测点,重点关注有旧能源设施的村落、小镇,”叶云天对林月瞳说,“另外,把2号宇宙的画面和‘2号宇宙能源重建局’的标识发给国家科研院,请求协助分析——我们需要更多关于2号宇宙的信息,才能找到关闭通道的办法。”

林月瞳点点头,开始联系科研院。叶云天走到老太太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办法,把村里的人带回来。”

老太太抬起布满泪痕的脸,看着空白区,声音微弱却带着希望:“真的……能找回来吗?”

叶云天没有回答,只是看向远处的山——那里有更多的旧能源设施,有更多的村庄,裂隙还在移动,下一个目标不知道在哪里。但他心里清楚,不管有多难,他们都不能放弃——不仅为了罗汉果村的127人,为了青川河的15名村民,更为了两个宇宙里,那些还在等待希望的人。

空白区的地面上,蓝色的跨空间粒子缓缓浮动,像是在为他们指引方向,又像是在警告——这场跨越两个宇宙的危机,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