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撤离准备——清理痕迹与通道接应(第2页)
“不会堵车。”孙瑶这时开口,她一直没说话,手里拿着一张市区地图,上面用红笔标好了路线,“我租了一辆改装过的越野车,能避开所有监控和拥堵路段,20分钟就能到空白区。”她顿了顿,补充道,“车就停在仓库后面,油已经加满,应急设备也准备好了。”
“好。”我把通讯器收起来,看着眼前的五个人,“现在开始,所有人待在仓库,不要出去,避免暴露。明天19点,我们出发去青川河,21点前必须到达。”
“明天……就能回2号宇宙了啊。”李默放下植物样本,抬头看向仓库的破窗户,外面的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说真的,有点舍不得1号宇宙的绿植,还有这里的阳光——2号宇宙的太阳,总是灰蒙蒙的,晒在身上都没温度。”
我走到他身边,再次拍了拍他的肩:“会好的,等我们回去,用云舟1号的技术改善生态,总有一天,2号宇宙的太阳也会像这样暖,也会有遍地的绿植。”
李默点点头,笑了笑,没再说话。可我知道,他心里和我一样清楚,这更像是一种安慰。暗宇叶云天的野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只是没人敢说出口——在2号宇宙,他是掌权者,我们的家人还在他的掌控之下,除了服从,我们别无选择。
口袋里的通讯器贴着皮肤,那点冷硬的触感时刻提醒我: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奔波的“窃贼”,偷了1号宇宙的技术,也偷了自己心里那点仅存的“理想”。
二、最后一课:1号宇宙的阳光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很早。仓库里的其他人还在睡觉,孙瑶租的越野车停在后面,黑色的车身在晨光里像块沉默的石头。我看了一眼时间,7点整,距离出发还有12小时,心里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去三中,再上最后一节课。
我没告诉其他人,悄悄走出仓库,拦了一辆出租车,报了“沧南市第三中学”的地址。车子驶进市区,路边的早餐摊冒着热气,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地走在路上,笑着闹着,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这是1号宇宙最普通的清晨,却让我想起2号宇宙的地下生态舱,那里的孩子只能在虚拟屏幕上看到“阳光”和“绿植”,从未真正感受过这样的清晨。
走进三中校门时,早读课刚结束,走廊里满是学生的笑声。我熟门熟路地走到初三(2)班的门口,班主任王老师看到我,有些惊讶:“艾教授?你今天不是请假了吗?怎么还来学校了?”
“有点放心不下学生,想再来上最后一节课。”我笑着说,这话半真半假——放心不下是真的,但“最后一节”却是藏在心里的秘密。
王老师没多想,笑着点点头:“那正好,下节课是物理课,我去跟学生说一声。”
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林晓坐在第三排,看到我,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挥着手小声说:“艾教授!你终于来了!”
我走上讲台,放下手里的课本——那是我特意带来的,想留给林晓,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宇宙很大,总有属于你的星光”。我翻开课本,正好是“宇宙的无限可能”那一课,昨天没讲完,今天刚好补上。
“我们昨天说到,虫洞是连接不同宇宙的‘桥梁’,但你们知道吗?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自己和世界。”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喉咙有点发紧,“宇宙很大,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不同的风景,但无论在哪个世界,‘希望’都是最珍贵的东西——就像1号宇宙的阳光,无论多冷的冬天,它都会准时出现。”
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没人说话,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我讲得很慢,把所有关于“宇宙”的知识都揉进简单的例子里,像是想把这一年的“艾教授”身份,都融进这最后一节课里。
下课铃响时,我合上书,看着学生们:“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节课了,以后,会有新的老师来带大家探索宇宙。”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林晓第一个站起来,声音带着点哭腔:“艾教授,你要走了吗?去哪里啊?还会回来吗?”
其他学生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不舍。我拿起课本,走到林晓面前,把书递给她:“我要去一个需要我的地方,可能不会回来了。这本书送给你,里面有我整理的笔记,希望你以后能一直喜欢物理,一直对宇宙保持好奇。”
林晓接过课本,紧紧抱在怀里,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眼泪却掉了下来。
我走出教室,学生们跟在后面,一直送到校门口。阳光洒在身上,带着1号宇宙特有的暖意,把影子拉得很长。我回头挥了挥手,看着那些熟悉的笑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像空了一块——这里有我伪装的身份,有我短暂的温情,有我从未敢奢望的“平静”,可现在,我必须离开。
坐上去往仓库的出租车,我看着窗外倒退的校门,掏出手机,删掉了里面所有关于“艾教授”的照片和信息——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每删一条,就像在和这个身份告别。当最后一条信息被删除时,手机屏幕回到初始界面,干净得像从未有过“艾教授”这个人。
车子驶离市区,朝着城郊的方向开去。阳光渐渐升高,透过车窗照在脸上,却没那么暖了。我知道,1号宇宙的阳光再暖,也不属于我;这里的温情再真,也只能留在回忆里。
我们的使命,从一开始就是“偷取技术,回归复命”。这里终究不是我们的家,2号宇宙的灰黄色天空下,还有我们必须回去面对的人,必须完成的“任务”——哪怕那任务的背后,藏着我们不敢深究的野心和危险。
回到仓库时,其他人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孙瑶正在检查越野车的设备。看到我回来,张伟问:“去哪里了?我们还以为你出意外了。”
“没什么,去了趟学校,跟学生告个别。”我把手机放进背包,拿起自己的行李——一个小小的登山包,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星云通讯器,“准备好了吗?我们该出发了。”
所有人都点点头,跟着我走出仓库。孙瑶打开越野车的车门,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旧仓库,它在城郊的荒野里,像一个被遗忘的符号,见证了我们七个人的秘密行动,也见证了我们在1号宇宙的最后一段时光。
上车时,我摸了摸怀里的数据提取器,它还带着点温度,里面存着云舟1号的核心数据,也存着我们的命运。车子发动,朝着青川河空白区的方向驶去,1号宇宙的风景在窗外倒退,像一场快速播放的电影,最终会停在21点的临时虫洞通道前——那里,是我们离开的出口,也是新的开始,无论那开始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