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寻找线索的徒劳——空花盆与“不存在”的合照(第2页)
“一定要找到赵凯。”我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进研发日志里,揣在怀里,抓起外套就往外跑。赵凯是唯一能证实这些线索的人,他见过云舟1号,听过植物拯救计划,说不定能认出照片里的人,甚至能破解日志里的乱码。市科研所离我家不远,坐公交只要二十分钟。赵凯正在办公室里改实验报告,看到我突然上门,还抱着一本旧笔记本,愣了一下:“老叶?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周末好好休息吗?”
“赵凯,你看这个。”我没顾上寒暄,把研发日志和照片递到他面前,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这张照片,你见过吗?还有这本日志,里面的乱码能不能破解?”
赵凯放下手里的笔,先拿起照片,眼睛瞬间亮了:“这不是2025年植物拯救计划启动仪式的合照吗?我当时也在现场,站在最左边那个位置!”他指着照片里最左侧的模糊人影,又指了指林月瞳手里的培养皿,“你看,这里面装的就是用月瞳素改良的小麦幼苗,当时你说,这种幼苗能在沙漠里存活,以后要通过云舟1号的虫洞,送到植被退化严重的地区……”
“真的是2025年的?”我攥紧了拳头,心里的猜测终于被证实,“那照片里其他人是谁?你认识吗?”
赵凯皱着眉,盯着照片里的模糊人脸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记不清了。当时合作的团队有好几个,有搞虫洞技术的,有搞植物培育的,我只跟你和林月瞳熟,其他人就见过几面,名字早忘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我记得,有个戴银色戒指的人,是负责云舟1号能源系统的,好像姓张……叫什么来着?”
姓张?戴银色戒指?我的脑子里闪过一道模糊的影子,却抓不住具体的轮廓,只觉得这个形象很熟悉,像是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里,藏着关于他的记忆。
“先看日志吧。”赵凯拿起那本“云舟1号研发日志”,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这些乱码像是被强电磁干扰过,普通的解密软件肯定不行,得用科研所的专业设备试试。”他起身走到电脑前,把日志放在扫描仪上,连接好解密软件,“我之前处理过类似的干扰文件,只要能提取出原始数据,应该能恢复一部分内容。”
电脑屏幕上跳出“正在扫描——10%——30%——”的进度条,我的心跳跟着进度条一起加快,眼睛死死盯着屏幕,连呼吸都放轻了。赵凯坐在我旁边,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时不时调整解密参数:“你看,这里有几个可识别的字符,‘时空锚点’‘月瞳素浓度’‘虫洞稳定率’,都是云舟1号的核心数据……”
就在进度条走到80%的时候,电脑屏幕突然“唰”地一下变成了蓝屏,白色的英文提示框跳出来:“系统错误:检测到强电磁干扰,数据传输中断。”
“怎么回事?”我猛地站起来,心脏沉到了谷底。
赵凯也愣住了,反复重启电脑,可每次打开日志文件,屏幕都会瞬间蓝屏。他最后关掉电脑,脸色变得凝重:“这不是普通的电磁干扰,是定向干扰——有人在远程阻止我们破解日志,而且技术水平很高,能精准定位到这台电脑的信号。”
“有人阻止我们?”我盯着黑屏的电脑,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是谁?为什么不让我们看日志里的内容?”
赵凯摇了摇头,摊开手:“不知道。但能做到这种远程定向干扰的,要么是专业的科研团队,要么是……掌握了时空技术的人。”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老叶,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或者……你想起了什么不该想的?”
我没有回答,只是拿起桌上的研发日志——刚才扫描的时候,日志的纸页被扫描仪压出了一道新的折痕,最后一页那行“保护月瞳,别让他们篡改时间”的红色字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们”不仅篡改了我的记忆,抹去了网上的痕迹,还在我试图寻找真相的时候,用远程干扰打断了线索——他们到底是谁?为什么对“云舟1号”“植物拯救计划”这么敏感?林月瞳的“去世”,是不是就是因为她知道了太多,才被“他们”灭口?
我抱着研发日志和照片,走出科研所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灯的光很暗,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无法摆脱的枷锁。手里的日志很轻,却感觉有千斤重——里面藏着我丢失的记忆,藏着林月瞳的秘密,可我却连打开它的资格都没有。
回到家,我把照片夹进日志里,放进床头柜的抽屉,再用一本厚厚的《相对论》压在上面。阳台的空花盆还摆在那里,干枯的幼苗被我重新放回木箱,藏回储物柜的底层——就像什么都没发现过一样。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空荡荡的客厅,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力。我知道自己的记忆被篡改了,知道云舟1号、植物拯救计划是真实存在的,知道林月瞳的“去世”绝不是简单的投毒案,可我没有证据。日志是乱的,照片里的人脸是模糊的,赵凯记不清关键信息,连远程干扰都在提醒我:“他们”一直在盯着我,我每靠近一步真相,就会被“他们”狠狠推回来。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屋子里一片漆黑。我摸出钱包里林月瞳的照片,指尖抚过她的笑脸,心里涌起一阵酸涩。月瞳,你到底在哪里?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在篡改我的记忆,是谁在阻止我寻找真相?
我没有答案,只有满肚子的疑惑和迷茫,像一艘在迷雾里漂泊的船,看不到方向,也找不到靠岸的地方。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场关于记忆的迷局,才刚刚开始——而“他们”,绝不会让我轻易走出这片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