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双宇联动·跨银河信号的融合难题
双宇组网启动后的“红色预警”
1号宇宙云舟3号的主控舱内,全息主屏幕被一分为二:左侧是1号宇宙ABCd四大支点的亮白色信号网,像一张悬浮在星空中的渔网,每个支点的光柱都稳定闪烁;右侧是3号宇宙efgh四大支点的淡绿色信号环,呈闭环状环绕着3号宇宙,光柱的亮度均匀而柔和。叶云天(1号)和3号宇宙的叶云天(通过全息投影连线)同时举起手,对着通讯器异口同声下令:“双宇跨银河信号组网,启动!”
瞬间,两侧屏幕的信号网同时向外延伸——1号的亮白色信号像无数条光丝,朝着3号宇宙的方向扩散;3号的淡绿色信号也同步伸出光丝,两者在1号与3号宇宙的交界空域相遇。但就在光丝即将触碰的瞬间,主屏幕突然弹出醒目的红色预警,“跨宇宙频率监测”栏里的数字瞬间跳到5%,旁边的“推力模拟图”显示:1号宇宙的推力偏向A银河,3号宇宙的推力偏向e银河,若强行融合,两个宇宙的移动轨迹会出现15度偏移,甚至可能撕裂交界空域的时空结构。
“怎么回事?”3号叶云天的投影画面微微闪烁,他盯着3号月瞳号的监测屏,“我们的信号在3号宇宙内完全稳定,怎么一跨宇宙就出问题?”
林月瞳(1号)飞快调出双宇月瞳素的能量图谱,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两条对比曲线:“是月瞳素的频率差异!1号宇宙的月瞳素因长期接触时空结晶,频率偏紫,稳定在2.3hz;3号宇宙的月瞳素因农业反应堆的转化,频率偏绿,稳定在2.8hz——看似只差0.5hz,但跨宇宙传输时,这个差异会被放大10倍,导致信号无法兼容。”
王磊(1号)补充道:“就像两个不同频率的收音机,虽然都能接收信号,但无法同步播放同一首歌。现在双宇的信号就是这样,各自的网没问题,但合不到一起,推力自然会不均——如果强行推进,1号宇宙可能会撞上C银河的星环,3号宇宙则可能偏离预定安全区。”
主控舱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之前无论是1号宇宙的调试困境,还是3号宇宙的高效收尾,都是单一宇宙内的问题,而现在面对的是“跨宇宙融合”,这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叶云天(1号)走到舷窗边,望着交界空域——那里的光丝还在徒劳地碰撞,亮白与淡绿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却始终无法融合,像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就在这时,未来时空管理局的全息通讯突然切入,李教授的身影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背景里的监测屏上,双宇的频率曲线正以红色闪烁:“我已经监测到频率差异问题,这是跨宇宙协作的常见难题——不同宇宙的基础能量场存在细微差异,即使是同源的月瞳素,也会在长期演化中产生频率偏移。不过我们早就准备了应对方案。”
他抬手调出一个三维模型——那是一个橄榄球大小的装置,通体银蓝,表面刻着未来时空的螺旋纹路,中心有一个透明的核心,里面流动着淡金色的能量。“这是3027年研发的‘跨宇信号转换器’,核心是‘时空锚定能量’,能像‘中介’一样,调和不同宇宙的信号频率。它需要同时连接1号和3号的核心飞船,用月瞳素能量驱动,将双宇的频率统一到2.5hz的‘跨宇宙兼容频段’。”
叶云天(1号)立刻追问:“转换器需要怎么部署?我们的云舟3号可以随时调整位置。”
“需要3号宇宙的升级月瞳号携带转换器,前往1号宇宙与云舟3号对接,”李教授解释道,“因为转换器需要同时吸收双宇的月瞳素能量,在两个核心飞船之间形成‘能量通道’,远程传输会导致能量损耗超过30%,无法稳定调和频率。”
3号叶云天的声音立刻从通讯器里传来:“没问题!月瞳号的空间跳跃引擎已检修完毕,携带转换器前往1号宇宙,预计2小时后抵达。”
月瞳号的“跨宇宙驰援”与转换器对接
3号宇宙的升级月瞳号主控舱内,3号叶云天亲自操纵操纵杆,舱体外侧的淡绿色能量护盾已调整到最高功率。林月瞳(3号)将跨宇信号转换器固定在货舱中央,转换器的透明核心正缓慢闪烁,像在预热。“转换器已完成能量预充,核心温度稳定在25c,对接接口已适配云舟3号的能量端口——1号宇宙的坐标已输入,空间跳跃准备就绪。”
王磊(3号)按下“空间跳跃启动键”,月瞳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舱体周围的星空开始扭曲,淡绿色的光带在舷窗外飞速掠过,像穿越一条由能量构成的隧道。“跳跃轨迹正常,预计1小时58分钟后抵达1号宇宙的C银河边缘——那里是双宇交界的‘中性空域’,时空稳定,适合对接。”
1小时58分钟后,月瞳号穿出空间隧道,出现在1号宇宙的星空中。远处,云舟3号的银白色舱体正缓缓驶来,舷窗内的灯光像在挥手迎接。1号叶云天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欢迎来到1号宇宙!我们已清理出对接空域,能量端口已打开,随时可以对接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