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褚运动员与“速度爆发跑鞋贴片”
2018年秋,海龙镇中学的操场上,塑胶跑道被正午的太阳晒得发烫。28岁的褚明远穿着一身蓝色运动服,蹲在跑道边,手里拿着秒表,看着一群初三学生进行100米测试。“加速!最后十米别松劲!”他喊着,声音却没什么力气,目光落在学生们奔跑的背影上,眼神里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羡慕。
褚明远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学生和同事都叫他“褚运动员”——十年前,他曾是省田径队的短跑主力,100米最好成绩10秒82,差一点就能冲进国家队。可就在20岁那年的全国锦标赛前夕,他训练时跟腱断裂,手术后恢复不理想,只能遗憾退役,回到家乡当起了体育老师。
“褚老师,您以前跑100米真的只要十秒多吗?”一个跑完步的男生凑过来,眼里满是崇拜。
褚明远笑了笑,摸了摸自己的右脚跟——那里的伤疤还在,阴雨天会隐隐作痛。“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跑不过你们这群小子。”
送走学生,他独自一人留在操场,走到跑道起点,慢慢摆出起跑姿势。身体前倾,右手撑地,左脚在前——这个姿势他练了上千遍,可现在只要一发力,右脚跟就传来熟悉的酸胀感。他深吸一口气,试着冲出去几步,刚跑了不到二十米,就不得不停下来,扶住膝盖大口喘气。
“还是不行啊。”他叹了口气。退役八年,他从没放弃过重回跑道的念头,可跟腱的旧伤像一道枷锁,把他困在“过去”里。
晚上回到家,他打算整理一下阳台角落里的旧运动装备——那些省队时期的钉鞋、运动服、护具,堆在纸箱里落满了灰尘。他想把没用的卖掉,留几件做纪念。
翻到最底下的一个鞋盒时,他愣住了——里面是一双他当年最爱的钉鞋,鞋头已经磨损,鞋底的钉子也锈了,可鞋盒里还躺着一个陌生的物件:一块巴掌大的黑色贴片,表面有银色的流线型纹路,摸起来像橡胶,却比橡胶更轻薄,边缘有个小小的粘胶层。
“这不是我的东西啊。”褚明远皱了皱眉。他清楚记得这双钉鞋的每一个配件,从没见过这个贴片。他拿起贴片翻来覆去地看,发现贴片背面的角落里,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海龙镇海天街8号。
“海天街?”他心里犯嘀咕。他在海龙镇住了八年,从没听过这条街。贴片看起来像是某种运动装备的配件,他试着把它贴在钉鞋的鞋底——大小正好,流线型纹路和鞋底的纹路还挺契合。“反正也没用,贴着玩呗。”
第二天一早,褚明远鬼使神差地穿上了那双贴了贴片的旧钉鞋,又去了学校操场。清晨的操场空无一人,露水还挂在跑道边的草叶上。他走到起点,再次摆出起跑姿势,心里想着“就试一次,不行就停”。
发令枪响的念头在脑海里响起的瞬间,他猛地发力——没有预想中的酸胀感,右脚跟反而传来一股轻盈的推力,身体像被弹簧弹出去一样,瞬间冲了出去!
风在耳边呼啸,跑道的白线飞速向后退,他能感觉到钉鞋牢牢抓着地面,每一次蹬地都充满了力量,跟腱的旧伤仿佛消失了一样。他下意识地加速,双臂摆动的节奏、身体前倾的角度,都回到了巅峰时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