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过中秋(第2页)
她像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吗?
趁着天不亮,就想去浅滩网鱼,钓鱼佬的快乐他们不懂。
可她一出院子,不好的预感就如影随形。
果然,还没等她穿了涂了蜡的雨鞋下水,就被莫战北给扛回了家。
不论她怎么挣扎都没用,所谓一力降十会,她再多的格斗技巧到莫战北这儿都用不上,气得她“扑哧噗嗤”喘粗气。
想到回到家还要被东宝这个老学究上一堂“养生课”,钟小小就觉得生无可恋。
莫战北自从在她家吃饱饭后,这家伙眼睛就有神了。
谁和他说话,他就只会对着你傻笑。
这可把贝儿高兴坏了,大黄都没有爹爹这么好撸啊。
给他头发、胡子编小辫、扎彩绳,莫老太来了也认不出这是她亲儿子吧。
莫战北就顶着一头红绳小辫,跟着周家兄弟下场去网鱼了。
他因着腿伤不能去水深的地方,可这不妨碍他出手快准狠啊。
几回合下来,莫战北网了村里最大的鱼。
按着村里的规矩,所有的鱼都要放在一起按劳力平分,可莫战北捞得多,几条最大的鱼都是他下大力气给网上来的,
周里正给他们家分了一条大鱼。放在井水里养两天去了土腥味,再擦上花椒、盐做咸鱼最合适不过。
小何氏眼红道:“你这长工请的的值啊,网渔挣的钱,抵他不少工钱了吧?”
钟小小:你知道他吃多少吗?
他这勉强算是自带口粮吧。
村里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秋收和网渔的喜悦中。
转眼中秋就到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中秋。
这是三小只记事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个节日了。
钟小小想吃月饼,可她懒得炒豆沙。
回头看见在旱地边上练呆的莫战北,这不有壮劳力吗?
豆沙有着落了。
香甜软糯的豆沙月饼出炉,把孩子们都香迷糊了。
莫战北还是只会傻笑,谁和他说话,他都只会傻笑。
因为他是傻子,就算村里小孩朝他扔石子,他也是傻笑。
东宝南宝不干了,虽然不能当着外人喊爹,但他们还是村里的孩子王,他们把家里的大傻子护得紧紧的,很快就没人敢欺负他了。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事还出了个插曲,把东宝收草药的生意给闹黄了。
事情是这样的,还记得之前那个为了烧鸟雀跟钟小小呛声的那家人吗?
那小女孩一直辛辛苦苦摘双花和蒲公英跟东宝换麦芽糖吃,有时也分给弟弟吃。
他家小儿子朝莫战北扔石头,导致他姐被“制裁”了,东宝不收她草药了。
小儿子不懂事,没糖吃后回家找大人哇哇哭诉。
家里大人问了半天这才知道,自家闺女在村里不仅有烧鸟吃,还时不时有麦芽糖甜甜嘴。
上回钟小小护着大女儿,让他们在村里人面前没了面子,这回他们可是要来把场子找回来。
几个眼皮子浅的也跟着闹了起来,觉得东宝占了村里孩子们的便宜。
县里双花卖16文一斤,可东宝收才两块麦芽糖,要钟小小把利润吐出来。
钟小小冷笑道:
"要账可以啊,那你先拿出证据你家孩子吃了我家多少饴糖?“
东宝这儿是有记账的,但那都是钟小小搓出铅笔以后记的,之前是没有帐的,都在他脑子里呢。
孩子们哪记得那些?
再说,孩子们可比大人诚信多了。
他们和东宝南宝混久了,实打实吃好喝好了,就算年纪大些的孩子,也把两人当作”孩子王”。
那家人气不过,当着钟小小的面就开始打孩子出气,被钟小小拦下了。
既然这事不能善了,钟小小索性当着大家伙的面把炮制金银花的方法公开了,以后愿意让她收的,就到她在坡头上的院子里来。
想自己做生意的,自拿去县城的济世堂售卖就是了,像这样大庭广众打孩子算什么。
村民中大部分人还是帮着钟小小的,见她如此大气,也都帮她说起话来。
那家人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下坡去了。
原本这一季的双花也采摘的差不多了,正好让两个孩子收心,为接下来的入学作准备。
有孩子们护着,几日下来莫战北脸上肉眼可见的长肉了,不傻笑的时候竟有几分丰神俊朗,惹得村里的大娘小媳妇经过时都要多看他两眼。
东边不亮西边亮,东宝收药材的生意告一段落,南宝的蟋蟀卖出去了。
第一只卖了5两,第二支卖了10两。
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南宝当着东宝的面,把赚的银子全部上交,得意得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
东宝震惊这小子是怎么找到销路的,他辛辛苦苦收双花,一季下来也就挣了583文钱,这家伙一只蟋蟀是怎么卖那么贵得?
”书中自有黄金屋。”南宝道。
总算他《促织经》没有白钻研。
不过能找到卖家,还是多亏了小六他们。
自从小六、小八小九开始给家里卖菜,小九又是天生的自来熟,很快就发现了南宝”濒临倒闭“的促织生意。
县太爷不许人在县里斗蟋蟀,不少人只能转战到地下赌场,也有不少跑到了蟠龙镇这个三不管地带。
他们也是从收夜香那儿听到的,青楼里有不少纨绔喜欢斗蟋蟀。
此时南宝的蟋蟀已经经历了两代繁殖培育,养出了好几只精兵强将,也还好南宝没有放弃。
他养的几只大将一进到蟠龙镇地界,几乎是所向披靡,有两只甚至被炒到三十两和五十两,这是连钟小小都没想到的。
受打击最大的当然是东宝了,钟小小觉得如果这是本修仙文,她家东宝这会儿都快走火入魔变成邪修了。
好在很快他就找回属于他的战场,被钟小小送去鹿鸣书院读书了。
莫族长听说钟小小把孩子送到鹿鸣书院,还特意上门拜访了她一回。
有了莫老太前车之鉴,钟小小再傻也不会把孩子送到莫氏族学,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然而,莫族长好奇的不是钟氏怎么没来族学,而是钟小小是怎么把孩子送进鹿鸣书院的启蒙班的?
在族长心中,两个孩子应是大字不识一个才对,鹿鸣书院就算启蒙班门槛已是很高的。
钟小小笑道:“无他,惟拼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