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孺子可教(第2页)

不等梁瑜完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陈秋水的语气陡然带上了一丝严肃的警醒:“小梁,我说这些推心置腹的话,不止是我对你的看好,同时也是在提醒你。

路要自已走,根基要自已打,这没错,但有些时候也要懂得……平衡和借势。

你年轻,有冲劲,在系统里表现突出,这很好,但也要记住,”

他身体前倾,每个字都敲在梁瑜心上,“眼光要放长远,格局要打开!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些东西,可以是你的标签之一,但绝不能是你唯一的标签,更不该成为你全身心投入的唯一依靠。”

陈秋水特意在全身心投入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似乎是在对梁瑜进行某种潜在的直接敲打。

你可以利用某些平台和资源,但你的根基和归属感,必须更广阔、更深厚。

梁瑜深吸一口气,终于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和纷繁思绪。

陈秋水这番话,来的太过突然,信息量太大,冲击力太强,让他一时也失了分寸。

或许,这正是陈秋水想要的效果:在震撼中建立连接,在冲击中划定边界。

梁瑜没时间细想,但这些时日的历练,还是让他立刻调整状态,迎着陈秋水深邃如海的目光。

他的脸上恢复了平静,语气变得郑重而稳妥。

却又极其巧妙地避开了对“血脉”、“自已人”等核心概念的直接表态或承诺。

“陈主任……您今天的话,字字珠玑,我都记下了一定谨记在心。”梁瑜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必定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期望!”

他将落脚点巧妙地放在了“组织”这个更广泛、更安全的概念上。

陈秋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不知从梁瑜这滴水不漏的回应里品出了满意还是更深层的考量。

他满意地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孺子可教”的欣慰,更有一丝心照不宣的默契达成。

他站起身,绕过茶几,走到梁瑜面前,伸出手。

那只厚重有力的手掌,用力地、极具象征意义地拍了拍梁瑜的肩膀。

那“啪、啪”的拍击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好!”陈秋水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

他收回手,语气忽然又恢复了以往平常:“我这次来汉东,也只是来传达党委的指示,任务完成,不日也该回京城了。

你不是也要入京接受表彰吗?正好,就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