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们(第2页)
周阳适时地将“我”变成了“我们”,拉上了自已的科室,显得更正式,“最终,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思路。”
他切换到下一页ppt,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借道方案”。
“这个思路,不敢说是多成熟的方案,但它有一个核心理念——在不违反现有政策和规章制度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某些环节的认定方式和操作流程,来疏通堵点。”
周阳详细解释了这个“借道”的核心逻辑,避开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细节,只讲框架和可行性。
他强调,这个思路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结合了审批局、财政局和执行部门的实际情况,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比如,在资金拨付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考虑……”
周阳看向张科长,“在符合财政资金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对资金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些灵活的认定?”
张科长眉头又皱起来了,但没有立刻反驳。他在思考这种“灵活认定”的可能性。
“在审批流程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考虑……”
周阳看向审批局的李科长,“在不降低审批标准的前提下,对某些环节的材料要求或者前置条件进行一些优化,提高效率?”
审批局李科长显得有些犹豫,这涉及到他们部门的具体操作。
“而在执行部门方面……”周阳看向那位负责人,“如果资金和审批流程都能打通,你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环节还需要支持,需要协调?”
执行部门负责人听到有希望,眼神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去,显然还有顾虑。
【系统:检测到目标(张科长、李科长、执行部门负责人)情绪值上升(好奇、思考、看到希望)。积分+30。】
周阳知道,光有思路还不够,还得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知道,任何变通都会带来风险。”周阳语气诚恳,“但这个风险,不是让任何一个部门单独去承担的。”
“这个方案,是集思广益的结果,是凝聚了大家的智慧的。”
他再次强调“集思广益”,把功劳分摊出去,“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思路可行,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小组,由各部门派代表参加,一起对这个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
“这样一来,所有的决策都是集体讨论的结果,所有的风险也是大家共同面对。”
周阳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当然,最终的方案,也需要报请各位领导批准。”
他这番话,把“我的方案”变成了“大家的方案”,把“我的风险”变成了“共同的风险”,巧妙地化解了各部门担心“背锅”的心态。
【系统:检测到目标(张科长、李科长、执行部门负责人)情绪值上升(被尊重、顾虑减轻)。积分+40。】
会议室里的气氛,肉眼可见地缓和了下来。
原本紧绷的弦,似乎松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