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同学情(第2页)
易传宗听了,直接坐起来说道:“秀芝姐,你别想一出是一出好不好?咱们库房不是有一套种花工具吗?我记得好像放在地窖那边了。”
李秀芝说道:“有是有,我觉得那锄头太小,用着不顺手。不过凑合也能用,我想买个更称手的。”
易传宗笑着说:“你想买啥就买啥,秀芝姐,不用跟我说。咱们抽屉里不是有钱嘛,要是你们百货大楼没有,就去旁边的农贸市场买就行。”
李秀芝笑着回应:“嗯,我知道了,传宗。”
李秀芝听了易传宗的话,心里感觉十分舒畅。就如易传宗所说,自己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工具不顺手就买个顺手的。她心里高兴得发痒,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易传宗听到李秀芝均匀的呼吸声,知道她已睡着,不禁陷入了沉思。
张丽,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她了。然而此刻夜深人静,关于她的记忆却悄然浮现。那天分别时,她哭泣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一幕幕闪现。
他暗自思忖: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是否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希望她能早日走出那段感情。这辈子,算是自己辜负了她。
就如同他之前对李秀芝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他和张丽的缘分终究还是太浅。
说起吴静怡,她就像个小辣椒,性格风风火火。在大学期间,吴静怡没少对于他们这些从外地来京城上学的学生,吴静怡、张文轩、张丽等,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只要想吃饭,他们就带着大家一起,不仅是为了他,还有其他从农村来的同学。那时的同学情格外珍贵,从来没有人因为财富的差异而看不起别人,也不会看不起从乡下考上来的同学。
大家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格外注意,生怕伤了这些同学的自尊。张丽、吴静怡和张文轩等,他们都竭尽全力,考虑得十分周到。
易传宗本就不缺钱,在京城还有房子,深受老师喜爱,还在报社发表过不少诗词。所以吴静怡、张丽她们经常带给他一些他喜欢的糕点,或者毛衣、毛裤、大衣之类的衣物。
说实话,易传宗并不缺这些,但有些同学缺。如今回想起原主在大学里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相较于现代复杂的人情世故,这个时候的大学生纯粹得多。
就像他今天和易中海说的,大学期间他们相处得如同亲兄弟姐妹一般。虽然有一两个同学说话不太好听,但也就是嘴上不饶人,心地还是善良的,而且在出钱出力的时候毫不吝啬。
比如在密云市政府上班的王吉昌,以前就爱和易传宗较劲。不过,他们只是比成绩、比书写,比受女孩子欢迎,但从不攀比财富。
王吉昌也没少照顾像赵卫国这样从农村考上来的同学。所以,易传宗从不与王吉昌计较那些小摩擦,要不然结婚那天也不会让二姐夫送王吉昌回密云。
他知道王吉昌来自旧社会、旧政府遗留的家庭,在这个时代,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