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26章 绑架案(二)(第2页)

u盘来源被锁定。

快递寄送地址为江州西郊一处废弃电器仓库,寄件人身份伪造,快递为现场自助机投递,摄像头角度被遮挡。查无面部识别。

u盘购买批次溯源锁定为网络订单,ip地址使用跳板,最后节点显示为越南河内一处服务器。整个链条构建标准,技术娴熟,手法近似专业。

程望靠在窗口前,视线越过窗棂落入庭院。

雷涵站在一旁,语气低沉:“他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他懂流程,懂摄像头,懂警察的反应。他知道我们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在哪。”

程望缓缓道:“而他要的,不是时间,不是钱,是——看我们反应。”

“视频就是他的法庭,他是法官,我们是被告。”

下午5点整,江州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

面对媒体,警方被迫发布公开信息。

“本局接获匿名投递包裹,内容显示一名10岁女童失联,现确认其身份为田知夏……”

新闻发布会一出,舆论瞬间炸裂。

“为什么不是先封锁而是公开?”

“是不是嫌犯在引导警方?”

“又是官员家属优先,普通人失踪就没人管?”

网络声音夹杂猜测、阴谋论、愤怒与偏执。无数媒体私下套线,有记者甚至守在田家楼下。

当晚十点,公安官网服务器一度被挤爆。

程望翻阅评论时神情冷静,他比谁都清楚,这一切正中对方下怀。

晚上10点45分,江州市公安局门前

一位中年男子来到值班窗口,自称有重要线索。

他递上名片:“吴一江,曾是交通事故鉴定科聘用专家,三年前那起逃逸案的民间咨询顾问。”

“我知道谁可能是肇事者。”

值班员神色一变,立即通报。

程望于11点12分赶至,将其带入会议室。

“你确定?”他开门见山。

吴一江表情复杂:“当年法院采信的关键一项证据,是被告衣物上检测出的血迹匹配,但我曾质疑过提取顺序——那件衣服是在案发八小时后才被警方带回,而那晚下雨。”

“我质疑它可能遭到‘补提’。”

“你的质疑有记录吗?”

“被封了。”他冷笑,“我递交的是纸质报告,没进卷宗。第二周就有人找我谈话,说不要干涉案件流程。”

“我问了案发现场邻居,他们记得有辆军绿色越野车在巷口出现过,但这条线被压下了。”

“我从没放下这事。你现在告诉我,那孩子出事了?有人报复了?”

程望盯着他,良久才说:“她不是肇事案的孩子。”

吴一江一震。

“但她是那个法官的孩子。”

深夜零点二十,江州公安局档案室

程望独自走入十年前旧案区,翻找“江刑字486号”档案。

他打开档案袋,一张泛黄的庭审证言跃入眼帘:

“我确定,那天是林某开的车,他撞倒孩子后跑了,我在后面看见的。”

证人署名:赵启年。

程望缓缓坐下,翻开另一页,那是赵启年的口供记录。

字迹潦草,语句反复,前后逻辑多处矛盾。

程望闭上眼,再睁开时只说了一句:

“他撒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