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室盗窃案(一)(第2页)
“初步判断是高频电磁干扰配合热熔合金刀,类似定向开锁器,市面上管控极严。”
“入室的方式?”
“窗户未撬。门锁没痕迹。物业门禁系统记录中,从昨晚八点到今天凌晨五点,没有陌生人员出入。”
程望皱眉。所有物理路径都被堵死,但人却进来了,还能在三分钟内完成撬锁、翻找、离开,连安保摄像头都绕过,除非……
除非这人,根本就在小区里。
或者——是“熟人作案”。
他站起身,看向王芝兰:“您最近有没有雇过钟点工、请过水电工或者接待过熟人?”
“没有。我退休后很少见人,只有每周二固定时间保洁来一次。其他时候我几乎不出门。”
“上次来访是什么时候?”
“上周二。”
程望点头。转身望向阳台。
阳台对面是同栋楼的另一个单元,间距不到五米,几扇窗户还没关。目测对面三楼一户人家的窗户和王芝兰家阳台正对。
他顿了一下:“技术,查一下恒祥花园b座702、703、704单元过去一周门禁进出记录,包括电梯按键使用。”
……
清晨七点三十二分
程望返回局里,将初步线索整理入卷宗。他慢条斯理地在白板上写下两个词:
【时间窗口:2:45-3:10】
【行为模式:非随机】
他转身环视众人:“这是一次典型的‘目标型盗窃’。对王芝兰家中结构、房间摆设、保险柜位置都极其熟悉。犯人没有翻错位置,也没有多余停留——他只来拿特定东西。”
“拿什么?”
“八万现金、金饰,都是掩饰。我怀疑真正的目标是那份‘特殊公证文件’。”
“什么文件?”
“王芝兰本人没有说明。但保险柜夹层发现了拆封痕迹,残余的文件纸张边缘上有公证章压痕。我怀疑,那是某份涉及利益归属、继承、产权的文件。”
众人一震。
“联系她的亲属,查她的遗嘱与名下资产。”程望道。
“有个叫王艺博的,40岁,在外企任职,是她的亲侄子——她哥哥的儿子。”有人应声。
程望目光一闪:“先查他。”
……
当天下午
王艺博来到警局。人未进门,态度却极不配合。
“我都说了,不是我。我没去过她家,也没那钥匙!”
“你们关系近吗?”程望问。
“近?我们就一年见两次,吃饭都不一起。我爸那边早跟她断来往了。”
“她有没有提过要把房子留给你?”
“她那点房子?她才舍不得!说不定死了都还写给什么猫狗协会!”
“所以你很在意这套房子?”程望冷不丁一句,逼得他神色一滞。
“我没说我在意……你们警察不能乱引导!”
程望不再多说,只慢慢起身,步出审讯室。
“查他的经济情况、信用记录、近一月手机定位,还有他公司监控,尤其是案发当晚有没有加班。”
一场没有破门的盗窃,往往更需要破心。
案件,才刚刚开始展开它真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