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47章 遥望正义案(二)(第2页)

“名字?”贺青问,身体微微前倾,迫不及待地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眼神中透露出急切的渴望。程望在白板下写下两个字:“秦言。”

“秦言,生前任教于江州东阳县花岭乡中学,1995年任教,直至2023年猝死于校内宿舍。官方死亡原因为突发心脏病,但死亡当晚发生过一次举报约谈,涉及‘收受财物’‘违规补课’等内容。会谈无音视频记录,陪同人员也未留下会议纪要。这使得当晚的情况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疑点。”

“这是死前两天,秦言发在朋友圈的内容。”程望将一张手机截图打印照片贴上白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空气微凉,张逸铭轻声说:“他可能预感到了什么。从这句话来看,他似乎已经做好了面对困境的准备,但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会如此悲惨。”

“比清贫更痛的,是污名。”程望淡淡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与无奈,仿佛能体会到秦言当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沉默蔓延了几秒,每个人都在思考着秦言的遭遇以及这与案件之间的紧密联系。

贺青起身走到白板边,指着“秦言”一栏下方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秦言的死被某位亲近学生视为‘冤屈致死’,而后者逐步针对相关责任人展开有计划的‘清算’,用看似无痕的方式将他们‘一一处理’?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你们看,这种作案方式有共性:”贺青接着说道,一边用手指着白板上的案件信息,“第一,不制造过度暴力伤痕,说明凶手并不想通过残忍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可能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只是想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为老师讨回公道。第二,作案时间都选在夜间或清晨,避开监控高频时段,这表明凶手心思缜密,对周边环境和监控分布有着详细的了解,经过了精心的策划。第三,每一起案件看上去都可以被归入‘意外’或‘自然死亡’范畴,这需要凶手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将犯罪现场伪装得如此巧妙。”

李津附和:“我们在调取第二案的记录仪格式化指令时发现,那段时间内有远程干预操作的痕迹,应该是用蓝牙或车内wifi连接上传了一段代码。这不仅证明了凶手具备技术能力,还说明他对现代科技设备的运用非常熟练,很可能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者培训。”

“也就是说,对方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程望总结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动机、能力、计划性。这三点是我们破案的关键。那就锁定范围。”

“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极有可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寒门子弟。江州市基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像秦言这样的乡村教师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可能是他们人生的引路人,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所以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格外深厚。从犯罪心理角度来看,这类人更有可能为老师的冤屈展开报复。秦言的学生资料是我们的第一线索。”程望详细地分析着,每一句话都充满了逻辑和推理。

他看向林楠,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我需要你尽快调取秦言任教二十余年来的优秀毕业生档案,尤其是考入985\/211高校、留学背景的那一批人。在排查过程中,重点关注中途曾回国、近期活动轨迹异常的个体。同时,走访秦言生前熟识的同事、学生,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查有没有哪个学生在他死后异常沉默、甚至突然销声匿迹。这些异常行为都可能是重要的线索。”

林楠点头:“明白。我会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程望最后道:“查得越深,你们可能越难受。但要记住,我们查的不是他们的‘动机’,是‘犯罪的痕迹’。真相,不为谁申冤,也不为谁定罪,它只是站在那里,看你敢不敢靠近。我们的职责就是揭开迷雾,还原事实的真相。”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给每一位成员注入坚定的信念。

空气里仿佛有种压抑的冷意,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一组人默默分工,文件哗啦啦地翻响。窗外天色渐亮,一线阳光终于艰难地洒进会议室,照在白板上那句隐约的留言上:“世人误我,我岂能不报。”那几个字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闪烁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光芒。

而在城市另一端,林照坐在旧公寓狭小的书房中。书房里灯光昏暗,只有书桌上的一盏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有些孤单而落寞。他眼神空洞地盯着桌上的三只陶瓷杯,杯口贴着标签,分别写着“w”“L”“y”——王志远、卢维新、姚启生。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老师秦言的身影。记得小时候,自己家庭贫困,连一支像样的铅笔都买不起,是秦老师悄悄地塞给他一支崭新的铅笔,还鼓励他要好好学习,走出这个小山村。还有那次,自己考试失利,心情低落,秦老师陪着他在校园的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那些温暖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

他的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只有对正义的执着。哪怕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他也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他想起老师最后那句遗言:“别低头。”所以他从不低头,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老师讨回公道,让那些曾经伤害过老师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当他轻轻关上房门,走向笔记本电脑时,步伐坚定,仿佛在走向一场注定的对决。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了心中那份对老师深深的情谊和对正义的坚守。

他知道程望是谁。也知道,最终这场“清算”会被人看穿。但他不后悔,因为在他心中,老师的冤屈比什么都重要。

第四个杯子,已经摆好。上面贴着:“c”。他知道,这是他与程望之间的较量,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将坚守自己的选择,为了老师,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