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47章 遥望正义案(三)(第2页)

他做得很慢,没有慌张。随后走进厨房,点燃煤气灶,让火苗慢慢舔着封袋边角。他心里清楚,时间紧迫,警方随时可能找上门来,这是他无奈之下的紧急处理方式。

而在警局,程望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红点标出的三位死者死亡现场,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条缓缓移动,脑海中如同有一张无形的网在不断编织。“我们在查一条‘延时复仇’的路线图。”他缓缓说道,语气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凝重。他深知,眼前的案件并非简单的复仇,而是一个人对所谓“正义”的执着追寻。林照用了整整一年,用非常克制的手段,将每一次行为控制在最小风险内。程望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索,林照的逻辑究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他的“正义”?“他想证明,社会可以错判一个人,群众可以误解一个人,制度可以压垮一个人,但个人的理性判断和报复行为,可以绕开这些系统障碍,实现一种他认为‘更公平’的正义。”程望低声自语,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他明白,林照的行为并非出于纯粹的情绪,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理性清算,这让他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嫌疑人,多了几分敬佩,也多了几分警惕。

“姚启生是起点,也是收口。他是唯一一个在秦言死后,为他写悼词、辩护的老教师。但也是最后一个做出妥协的人。”

张逸铭点头:“我查过,姚启生原本在秦言的案件中写了长篇证明材料,但后来主动撤回,只留下了一句‘不方便站队’。”

“这或许比造谣更冷血。”贺青叹息。“你们有没有发现,林照的逻辑不是在复仇。”程望缓缓道,眼神中透露出洞察一切的光芒。

林楠看他一眼:“你是说……?”

“他想证明,社会可以错判一个人,群众可以误解一个人,制度可以压垮一个人,但个人的理性判断和报复行为,可以绕开这些系统障碍,实现一种他认为‘更公平’的正义。”

“这不是纯粹的情绪性杀人,而是一场理性清算。”

程望拿出一张草图,是他深夜重构的嫌疑人心理画像:

?极度自律,逻辑强;

?对“污名化正义”极端敏感;

?将“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复仇视作荣誉行为;

?深信“沉默即共谋”,因而仇恨旁观者;

?不求认同,但期待被看见。

林楠低声说:“就像他说的——‘世人误我,我岂能不报’。”

此刻,东城区,贺青带队的便衣警察来到林照的住所外,他轻轻敲了敲门,屋内无人应答。他下意识地凑近房门,仔细观察着门锁。果然,他发现门锁上有擦拭痕迹,这一发现让他心中一紧。紧接着,他又闻到门缝边缘传来极轻微的煤气味,这股气味如同一个危险的信号,瞬间让他的神经紧绷起来。贺青眉头紧锁,眼神瞬间警惕,向身边队员使了个眼色,队员们立刻心领神会,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配枪。

“小心,有陷阱,可能是煤气爆炸装置,先别轻举妄动,迅速寻找气源位置,通知防爆组支援。”贺青低声且急促地说道。队员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搜索气源,一边紧张地观察着四周,汗水从额头滑落,每个人都深知此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一名队员轻声汇报:“贺队,还没有找到气源,但煤气味越来越浓了。”贺青咬了咬牙,说道:“继续找,一定要在爆炸前切断气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仿佛无比漫长,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十分钟后,终于有队员喊道:“找到了!”大家迅速合力切断了气源。贺青这才微微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立刻下令:“准备破门而入。”队员们迅速用专业设备破门而入,屋内没有明火,没有爆炸。但厨房里确实有煤气外泄装置——是一个定时装置,设定时间为早上九点。

“他不打算回来了。”贺青喃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惋惜。

房间里极其整洁,每一样物品摆放位置都像经过反复计算。书桌上有一封信,写着:

【正义,从不属于弱者。但弱者,终有一次属于正义。】

落款:Lz。

与此同时,程望拿着刚刚传来的定位信息——

“林照启用了第二套备用设备,最后一条轨迹,出现在江州西南方向,花岭乡。”

林楠脸色变了:“那是……秦言的老家。”

程望合上文件夹,眼中像燃起一丝锋芒。

“他要回去面对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