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48章 消失在春寒里的女孩(四)(第2页)

程望缓缓点头,面色凝重:“是的。她要每一个她认为‘杀死’赵怀德的人,在心理上经历一次死亡。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实现她所谓的‘正义’。”

……

与此同时。

城市的另一侧,杨菲悠悠转醒,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封闭的小屋里。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角落里一台小型音响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她的手脚并没有被捆绑,但一种无形的恐惧却紧紧地束缚着她。她挣扎着起身,却发现门窗都被锁得死死的,根本无法打开。四面墙被黑布严严实实地覆盖着,让整个房间显得格外压抑,仿佛是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

角落里,那台小型音响正在反复播放一段录音。

“杨老师,您愿意相信,我是清白的吗?”

声音是赵怀德的,温和、迟疑、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疲惫。那是他曾在学院内部会议上录制的自述,一次平反前夕的备课讲话录音。

杨菲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血色。她当然记得这段话,那天她曾站在门外偷听,那时的她,心中还怀着一丝对赵怀德的怀疑。而如今,在这黑暗的房间里,这声音却如同一把锐利的刀,一下一下地刺痛着她的神经。

屋内的温度并不高,可杨菲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她的衣领。她惊恐地环顾四周,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这时,她看见桌上放着一面镜子和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一句话:

“请你告诉镜子里的自己:你有没有亲手杀死一个好人?”

杨菲颤抖着双手,缓缓拿起那封信。她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冲破胸膛。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林语彤的“杰作”,是对她的“审判”。她不敢打开信,却又无法抗拒内心的好奇和恐惧。终于,她鼓起勇气,缓缓撕开信封……

……

回到局里。

程望和他的团队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排查,终于锁定了一处林语彤可能藏匿的“心理剧场”:郊区一处废弃的精神康复站。

这座废弃的精神康复站,曾经是市属单位,承载着无数患者的痛苦与希望。然而,由于经费问题,它逐渐荒废,如今已成为一片死寂之地。这里的产权归属至今未明,周边的监控设备也早已失效,仿佛被时间遗忘在了角落。

“她很可能在那里布置‘舞台’。”程望低声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警惕,“从林语彤的行为逻辑来看,这种废弃且鲜有人至的地方,最符合她的要求。这里就像一个天然的‘剧场’,她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地导演她的‘道德审判剧’。而且,这里远离市区,不容易被发现,方便她实施计划。我们之前排查了其他一些可能的地点,要么太显眼,要么不符合她所需的环境条件,所以综合判断,这里的可能性最大。”

“行动?”冯林问道,他的手已经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配枪,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行动的紧张和期待。

程望果断地点点头:“立即出发。我们不确定她是否在场,但必须把杨菲活着带回来。这不仅关系到杨菲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能否阻止林语彤的下一步行动。我们不能再让她的计划得逞,必须在她酿成更大的悲剧之前,将她绳之以法。”

……

一小时后,特警与刑侦队如神兵天降,在深夜十一点突入那座废弃的院落。

浓重的灰尘与腐烂味扑面而来,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衰败与荒芜。月光透过破败的屋顶和墙壁的缝隙,洒下一道道惨白的光线,将院子里的一切都映照得影影绰绰,宛如一幅阴森的画卷。四周一片死寂,只有队员们轻微的脚步声和紧张的呼吸声。

程望带队小心翼翼地进入最内侧的封闭屋。他的手紧紧握住门把手,心中默默祈祷着杨菲还安然无恙。

“三、二、一!”随着一声令下,程望猛地推门而入。

一束强光照亮了角落,只见杨菲正坐在地上,紧紧抱住膝盖,眼神呆滞,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

程望急忙俯身检查,发现她并无明显外伤,但精神状态已近崩溃边缘。她的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身体也在不停地颤抖,像是一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

“她刚离开不久。”一名特警检查完门锁后汇报,“电源是临时接入的,设备设置了倒计时开关,她想让这段‘心理囚笼’自动完成惩罚。”

“可惜,她还是错了。”程望冷冷一笑,但笑容中却带着一丝无奈,“不是每个人都能撑住镜子里的良知。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她继续错下去。”

他缓缓站起身,扫视屋内。屋内一片狼藉,各种设备杂乱地摆放着,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墙角,放着一支无人机,旁边是调频设备和一本手写的操作手册,上面一行字格外醒目:

“我不杀人。我只是让他们看见自己杀过谁。”

程望握紧手中的字条,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这不是复仇,这是宣判。”他低声说,“林语彤在上演一场‘道德审判剧’。她把法庭搬进现实,把自己变成陪审团。但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我们必须阻止她在最后一幕里做出真正无法回头的事。”

“我们必须在她对下一个目标下手之前,找到她。”冯林坚定地说,队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使命感。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正义与偏执的较量,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