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53章 焚心之夜(五)(第2页)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犯罪。”程望低声说,语气中透着愤怒与无奈,“而他最大的动机,不是仇恨,是一种扭曲的占有欲和心理控制。”说完,他转头看向心理测写组的曹然。

曹然点点头,清了清嗓子,开始阐述:“江林从小生活环境极端封闭,情绪表达压抑。他父亲早亡,母亲独居重病,长期的家庭环境让他性格孤僻。他唯一的社会交往,就是在这座殡仪馆跟尸体打交道。据了解,林婉儿性格开朗,在馆里工作时,偶尔会主动和江林打招呼。有一次,林婉儿在馆里看到江林独自搬运沉重的设备,便主动上前帮忙,还关心了他母亲的病情。这简单的举动,在江林心中却被无限放大。从那之后,他开始频繁关注林婉儿,经常偷偷在远处观望她工作。林婉儿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打招呼,都被江林解读为特殊的情感信号。”

“他把林婉儿当成唯一的‘活人’,却根本不理解关系里最基础的尊重。他渴望的是林婉儿留下——不是她的真实,而是他幻想中的那个人。林婉儿其实一直很反感江林过度的关注,曾多次明确表示两人不合适,但江林却认为她只是在考验自己。”

“在林婉儿逐渐拒绝他、反抗他之后,这种幻象开始崩塌。他不敢接受‘她根本不爱我’这个事实,于是决定毁掉她,也毁掉自己。”

程望没有说话,只是把江林的心理测评表轻轻合上。江林没有前科,没有精神病史,也没有任何激烈暴力的过往。但就是这样一个沉默、内向、看起来“什么事也干不出来”的人,在长年累月的压抑、执念与情感错位中,一步步走向无法回头的深渊。

尘埃落定

案件结案当晚,江林签下认罪书,被以故意杀人罪提请批捕。

林婉儿的母亲最终将女儿的遗物全数带走,其中包括她高中时期的手稿、一本尚未寄出的信,以及一只小铁盒。

铁盒里,装着几张银行卡,一页未撕的日记纸,还有一张贴着纸条的照片——她小时候在父亲肩膀上的背影,纸条上写着五个字:

“我想走远点。”

夜幕下的思考

江州市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了该案相关通报。

程望未出镜。他只站在警局后楼的天台上,仰头望着夜幕低垂。清冷的夜风吹过,撩动他的衣角。身后传来冯浩的声音:

“她如果不是生在这个地方,会不会有别的人生?”

程望点燃了一支烟,烟雾在风中袅袅升起,良久才缓缓说:

“她已经很努力了。”

“可有时候,一个人的努力,救不了她所身处的土壤。”冯浩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沉重。

“你说林婉儿是怎么死的?”冯浩问。

程望弹了弹烟灰,目光望向远方,淡淡道:“她不是死于一个人手里的暴力,她死在一整套沉默的系统里——她曾向馆里的上级反映过江林的骚扰行为,但上级只是敷衍了事,并未真正采取措施。她也曾尝试向村里的长辈求助,可长辈们却觉得这只是年轻人之间的小打小闹,劝她不要小题大做。她写的信,也因为各种原因石沉大海。她的求救没人听见,她的信没人读完,她的退路被现实封死。”

他望着远方的天光,那是一道隐隐升起的晨线,但也带着被烧灼过的痕迹。城市的灯光在远处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夜晚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