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夜行之刃(六)
北城检察院受理案件的那天,正值六月初。雨终于停了,可空气中仍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潮湿气息,仿佛整个城市都被浸泡在无尽的阴霾之中。办案组的办公室里,卷宗文件被雨水湿过的边角,已微微泛起波纹,恰似他们此刻复杂而凝重的心情。 办案人员正将李德兴的材料进行第四次归档装订。从立案依据、嫌疑人构成,到现场物证、视频证据,再到心理画像,每一页纸张都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艰辛调查。他们仔细地整理、核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仿佛要将这个案件像一枚钉子,稳稳地钉死在现实之中,让真相无处遁形。
林喆静静地站在档案柜前,手中翻着案卷的最后一页——那是一张略显模糊的名单,七个名字,后面分别备注着:确认死亡、失踪未归、尚未定位、疑似目标等分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低声说道:“我们找到的……可能还不是全部。”
程望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站在会议桌边,手指不自觉地一点点摩挲着桌沿的划痕。他的目光有些凝重,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这份名单,是技术组通过李德兴残留账户、社交平台互动记录、文件指涉与视频中模糊呼唤得出的一份“潜在受害人”清单。除了林佳、赵琳外,另有五人。她们的状态各异,有的在小城市重新上线,但却拒绝接受警方联系,仿佛仍被某种恐惧笼罩着;有的号码停用、社交中断,最后定位显示于外省,如同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有可能,他曾在别的城市控制过她们。”林喆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猜测,“但她们都没有报警。”
“他没打她们。”程望冷冷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股寒意,“他是用‘生活规则’制服她们——洗漱时间、饮食节律、语言词汇。她们在恐惧中,被迫适应,然后逐渐以为那是生活的常态。这是一种比暴力更可怕的控制,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我。”
林喆沉默半晌,微微皱眉,问:“那我们要不要派人继续找那几个还没确认的?”
“联系家属、户籍所在地、曾就诊医院、工作单位。”程望低声说道,语气坚定而沉稳,“只要她们还活着,就有可能愿意说出当年的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
“要是她们说不出来呢?”林喆追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那我们也要记录。每一个细节,每一条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程望的目光坚定,仿佛在给自己也给林喆打气。
中午,程望单独见了林佳的母亲。这位中年妇女在案件落幕后,表现得极为沉静,然而,她的沉静之下,却隐藏着深深的悲痛,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伤,整个人显得格外憔悴。
她没有多问法律流程,只是默默地递给程望一张照片——那是林佳十四岁时的毕业照。照片中的林佳,笑容灿烂,眼神清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我一直不敢相信她会出事。”女人轻声说道,声音有些颤抖,仿佛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她小时候胆子很小,不敢一个人坐公交、不敢关灯睡觉。我以为她大学毕业后会长大,变得勇敢。结果她跟我说,她找到了‘一种平静’。”
程望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能感受到这位母亲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现在我才知道,那种‘平静’,是她绝望得不敢挣扎了。”女人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我不想让她死得像个秘密。她应该被这个世界看见,她的遭遇不能被忽视。”
程望重重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她,说道:“不会的。我们一定会让真相大白,让她得到应有的正义。”
……
与此同时,案件的司法进程正式启动。李德兴被以“涉嫌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致死、强制猥亵、寻衅滋事”等多项罪名提起公诉,并被列为“高危心理控制型犯罪行为典型案例”移送上级研究机构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