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48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页)

老教授的助手立刻在虚拟屏幕上调整参数,模拟动画显示梯度降温模式下的能量传输曲线变得平滑如镜。水晶球投射的温度场模型中,镇魂鼎周围的橙红色等温线与血玉琮的蓝色区域形成完美的过渡带,像冷暖气流在山谷中和谐交汇。

哈桑教授突然在古文字组的工作区发出惊呼,埃及学者的荧光笔在纸莎草文书上划出密集的红线。江浅快步走过去,发现他正在比对冥界审判图案与五怨器的能量分布,天平两端的羽毛与心脏在能量场中形成的比例,与实验中的黄金分割误差值完全吻合。

“这不是巧合!” 哈桑的卷舌音里带着激动,他用虚拟标尺测量图案中的偏差角度,“荷鲁斯之眼的瞳孔在绘制时就存在 0.5 度的倾斜,这与我们观测到的相位误差完全一致 —— 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李教授颤巍巍地举起甲骨文拓片,苍老的手指点在 “中” 字的竖画上:“老祖宗的智慧啊!这个字的竖画故意向左偏了半度,就是为了补偿能量传输中的自然偏差 —— 这是最古老的校准方法!”

当两种文明的校准参数输入系统时,全息投影中的误差曲线突然大幅回落。江浅看着屏幕上重新生成的理论模型,那些红色的异常值被金色的补偿线温柔包裹,就像先民的智慧在守护着现代的探索。

“新模型的容错率提升了 4.7%。” 陈博士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轻快,她将优化后的参数导入模拟系统,十二面体空腔内的能量漩涡立刻呈现出更稳定的形态,“但还有个隐患,当‘烛龙’恒星的辐射强度骤降超过 0.5% 时,整个系统的同步率会跌破 70%—— 我们需要建立辐射预警机制。”

江浅调出全球射电望远镜阵列的监测数据,屏幕上的红色预警线在三天后的时间轴上闪烁。那颗十三万光年外的暗红色恒星,其辐射波动正呈现加剧的趋势,像颗不稳定的心脏在宇宙深处跳动。

“让席尔瓦院士在马丘比丘加装辐射监测站。” 她对着通讯器下令,目光掠过屏幕上的太阳石模型,“用太阳石的光敏特性制作预警装置,当辐射强度异常时,立刻切换至备用能量源。”

夜幕降临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不是故障,而是系统自动进入了节能模式 —— 连续十二次实验耗尽了安全区三分之一的备用电源。江浅看着数据台上自动生成的优化方案,每个参数调整都凝聚着不同文明的智慧:超导镀膜技术来自英国,梯度降温算法源自中国古籍,辐射预警机制借鉴了古埃及的天文观测……

艾略特教授的水晶球在黑暗中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屏幕上的全球协作图谱。十七个观测点的光点此刻已连成坚固的网络,像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织就的防护盾。江浅知道,三天后的五星连珠仍充满未知,但此刻在实验室里流淌的数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实验结果 —— 那是不同文明跨越时空的握手,是人类面对宇宙时最坚定的回答。

当最后一组优化参数归档时,五怨器在十二面体空腔内安静悬浮。血玉琮的血色游丝与玄铁镜的幽蓝光带在能量场中轻轻触碰,不再有丝毫偏差。江浅想起李教授常说的 “和而不同”,或许完美的稳定,从来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每个独特的存在都找到最和谐的位置。

她走到观察窗前,安全区的防护罩外,星辰正沿着亘古不变的轨迹运行。那些闪烁的光点中,有一颗属于 “烛龙” 恒星,有一颗属于马丘比丘的太阳石,还有一颗,属于实验室里这群为了守护家园而彻夜不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