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石碑符文解读工作
遗址的晨雾还没散尽时,江浅已经把第三张符文拓片铺在了临时搭建的木桌上。露水从帐篷顶的缝隙渗下来,在拓片边缘晕开浅灰色的水痕,那些青灰色的符号像群被困在纸上的鱼,扭曲的笔画在潮湿的空气里仿佛要游动起来。她戴着白手套的指尖抚过最边缘的一道螺旋纹,刻痕深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朱砂,指甲盖大小的碎屑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这道纹的起笔方式和曾侯乙墓竹简上的‘气’字完全一致。”江浅举起放大镜,镜片将符文放大成扭曲的线条,“但收尾处多了个弯钩,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着改变了方向。”她突然想起青铜令牌背面的纹路,转身从背包里掏出拓印本,两张纸重叠时,弯钩恰好嵌进令牌的星图轨迹,“是能量转向的标记!”
小林抱着台笔记本电脑蹲在木桌旁,屏幕上滚动着楚简文字数据库。他调出《包山楚简》的扫描件,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比对结果出来了,这些符文里有17个与‘太一祭祀’相关的字,其中‘引’‘聚’‘锁’三个字的出现频率最高。”他突然指着其中一个符号,“这个像蛇的符号,在《楚辞?九歌》的注释里见过,注释说‘玄蛇绕柱,天地气通’。”
周明远扛着便携式x光机走过来,设备的电缆在布满碎石的地面拖出条浅痕。他把探测器对准石碑底部的符文,屏幕上立刻浮现出刻痕的横截面图像:“这些符号不是一次刻成的。你看这道‘锁’字,表层刻痕深0.3毫米,眼镜,镜片反射着石碑上的萤石光芒,“像是后人在原有符号上修改过。”
老秦蹲在火堆旁烤红薯,焦糊的甜香混着石缝里的霉味飘过来。他用木棍拨了拨火堆,火星溅在拓片边缘,烫出个细小的黑洞:“我们这儿的老辈人管这种弯弯曲曲的字叫‘鬼画符’,说是能通神。”他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楚地巫语残卷》,“这是我太爷爷留下的,里面有几个字和石碑上的很像,说是‘唤龙咒’里的句子。”
江浅接过残卷时,纸页脆得像晒干的荷叶。她发现其中一页的朱笔批注里,有个符号与石碑中央的螺旋纹完全相同,旁边用小楷写着“旋机,天枢所指”。她突然想起星图石壁上的北斗七星,掏出量角器测量符文的螺旋角度,正好是37度——那是天枢星与北极星的夹角。“这不是咒语,是星轨坐标。”她的指甲在残卷上划出浅痕,“‘旋机’指的是北斗的机械结构,楚巫用螺旋纹记录星辰运行的轨迹。”
小林突然在拓片的角落发现个奇怪的符号,像两个交叉的玉琮。他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五边形,发现符号的交叉点正好落在五边形的顶点上:“江姐你看,把这个符号和五怨器的摆放图重叠,交叉点对应着能量注入的顺序!”他的声音惊动了树梢的乌鸦,黑影掠过石碑时,符文的影子在地面扭曲成怪异的形状。
周明远的光谱仪突然发出提示音,他对着石碑上的朱砂残留进行检测,屏幕上跳出一串元素峰值:“朱砂里掺了硫化铷!这种化合物在强磁场下会发出特定频率的荧光,正好能被我们的探测器捕捉到。”他指着荧光成像图,“这些符文在仪式启动时会发光,形成完整的能量回路图!”
江浅的目光落在石碑边缘一道模糊的刻痕上,那道刻痕被苔藓覆盖,只露出半截像“山”字的轮廓。她用竹刀小心地刮去苔藓,完整的符号逐渐显露——倒写的“山”字美重合。“是‘坎’卦的变形!”她突然想起《周易参同契》里的记载,“楚巫用卦象记录能量状态,倒‘山’是艮卦,代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