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585章 五怨器能量原理的实验探索(第2页)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反常现象接连出现。某天清晨,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报告说所有接触过器物的抹布都带有静电吸附能力。技术人员随即展开追踪实验,发现只要人体靠近器物超过三米范围,体表毛发就会自然竖立形成等离子体鞘套。生物电流检测仪显示,这种状态下人体的神经传导速度提升了40%,但同时伴随着未知类型的辐射剂量增加。

最危险的事故发生在月圆之夜。当时正在进行满功率充能测试的主控计算机突然失控,五件器物自动组成金字塔结构,顶端射出直径半米的光束直刺天幕。正在巡检的小王被气浪掀翻在地,目睹云层中出现旋转的光洞:“那绝对不是自然现象!”事后分析表明,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小型核爆,而辐射光谱中检测到了只有在黑洞视界边缘才会出现的霍金辐射特征。

这次事故促使团队改进安全防护措施。他们在真空舱内构建了三级隔离屏障,并开发出基于拓扑绝缘体的约束力场。新的防护系统首次接受考验是在模拟太阳风暴袭击实验中——当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防护罩时,五怨器不仅没有失控暴走,反而将多余能量转化为有序的光带缠绕自身。光谱分析显示,这些光带包含着完整的元素周期表特征谱线。

冬至那天的实验最为关键。团队按照古法记载的时间窗口启动阴阳双生磁场发生器,五件器物立即进入协同振荡模式。此时监测到的空间曲率变化呈现出优美的正弦波形,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形态高度相似。江浅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突然意识到什么:“我们在创造人工虫洞!”话音未落,放置在实验台上的沙漏开始逆向流动沙粒,数字时钟也出现了毫秒级的回退现象。

经过数百次迭代优化,团队终于绘制出完整的能量相图。他们发现五怨器的核心并非实体物质,而是由纯能量构成的动态拓扑结构。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何传统检测手段总是得到矛盾结果——因为观测行为本身就会改变被测对象的量子态。最终的理论模型包含七个额外维度参数,能够精确预测器物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行为模式。

当第一缕晨光洒进实验室时,江浅望着恢复平静的五怨器陷入沉思。这些承载着千年诅咒的古老器物在她眼中不再是不可掌控的力量源泉,而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她知道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等待探索,但此刻内心充满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人类终于找到了与古老智慧对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