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冥瞳 作品

第666章 和铺学堂

万宝和铺隔壁的小院,挂上了块新匾额——“和铺学堂”。匾额是用两界木做的,左边刻着东方的“学”字,右边雕着西方的“知”咒,边框缠着灵藤与魔法荆棘,风一吹,藤叶沙沙响,咒纹闪银光,像在念一首无声的启蒙诗。院里的老槐树下,摆着几排新做的“双纹桌椅”——桌面是灵木拼魔法橡木,椅腿刻着聚灵符与稳坐咒,刚刷的清漆里混了两界花的香,闻着让人心里敞亮。 “今儿第一天开课!”李二牛叉着腰站在院门口,看着陆续来的学生直乐。有修仙宗门的小弟子(背着装灵玉笔的竹篓),有魔法学院的孩童(提着镶水晶的书箱),有兽人部落的少年(怀里揣着兽皮笔记),还有星际来的小机械人(脑袋上顶着能量接收器)。开山熊趴在门旁当“门卫”,熊爪子边放着个“识物篮”,里面装着刚从工坊拿来的教具——有能同时显符纹和咒文的“双影石”,有会自己翻页的“灵犀书”(纸是灵纸混魔法羊皮),还有个会叫“上课啦”的“醒堂铃”(铃芯是灵珠,铃身是魔铁)。

学堂正屋的黑板,是块“两界石”——左边能显东方的符文投影,右边能映西方的咒文光晕。陈浩天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支“双教笔”(笔杆是风纹竹,笔尖是独角兽毛混灵狐尾),身后跟着两个助教:穿道袍的白胡子老修士(教东方符文),戴尖顶帽的卷发女法师(教西方咒术)。“咱这学堂,不教‘谁比谁强’,只教‘怎么搭伙’。”陈浩天敲了敲黑板,“就像这石板书,符文和咒文不是对头,是俩朋友,各有各的本事,合在一起更能耐。”

第一堂课教“能量初识”。老修士举起块“双能石”(一半是灵玉,一半是魔核),石上缠着工坊做的“显能丝”(灵藤混星钢)。“看这光,”他捏着石的左边,灵玉泛起绿光,“这是灵气,像山间的清泉,得顺着纹路流才润万物。” 女法师捏着石的右边,魔核亮起银光:“这是魔法力,像天上的风,得顺着咒文转才生力量。” 她俩同时松手,双能石的光突然缠成螺旋,显能丝“嗡”地弹出光晕,照得每个学生的课本都亮了——课本上的插画,左边是灵气在叶脉里流,右边是魔法力在兽毛里转,中间画着只太极玄龟,背甲上既有泉又有风。

院角的实操区更热闹。柳如烟带着几个孩子用“风鸣笔”画“小传讯符”。符纸是工坊裁的魔兽皮灵纸,最小的兽人孩童总把符尾画得太直,风语灵狐就用尾巴扫他的笔尖,扫一次,笔尖就弯一点。“你看风里的蒲公英,”柳如烟指着院墙外飘的白绒,“它们飞的时候,身子都是转着弯的,太直了会撞树。” 小兽人似懂非懂,跟着狐尾的弧度画,符纸竟真的飘了起来,围着他转了圈才落地。

拓跋晴儿的锐眼隼落在“魔兽认知角”的栏杆上,盯着个装着“暗影兔”的笼子。兔子是刚从兽人部落换来的,皮毛能随光变色,此刻正啃着块“融灵胡萝卜”(用灵土和魔法肥种的)。“它怕强光,但喜欢温和的灵气。”拓跋晴儿给孩子们演示,“你们试试用‘轻手符’碰它,符上别带太强的劲,就像摸刚出生的小猫。” 星际小机械人伸出机械爪,爪尖缠着刚学的“柔化咒”,兔子果然没躲,反而用头蹭了蹭他的爪。

刘玉海夫妇在“灵植区”教孩子认“两界稻”。稻穗沉甸甸的,刘玉兰摘下颗谷粒,递给个修仙小弟子:“你看这粒,尖上带点金,是沾了魔法光;圆的地方泛着青,是聚了灵气,煮成粥啊,又香又顶饿。” 小弟子用灵玉笔戳了戳谷壳,壳上竟显出淡淡的符文:“师父说‘五谷为养’,原来还能养魔法力?” 旁边的魔法孩童赶紧点头:“我奶奶用这稻壳做过‘稳咒袋’,装卷轴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