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作品

第77章 御前斗法!虫粉入药惊四座(第2页)

他哗啦一声翻开账簿,声响在寂静大殿中格外刺耳。

“自蝗灾始,至昨日止,恪记于河南道、关内道、河东道等九十七州县,设大小三百余处收购点!

所收活蝗、干蝗、乃至油炸半成品——”

他目光炯炯扫过惊疑众臣,一字一顿报出惊人数字,

“总——计——两百八十七万六千五百余斤!”

“嗡——!”

大殿瞬间鼎沸!

两百多万斤!堆积如山!

“以此法,”李恪声音穿透喧嚣,

“直接雇佣或间接受惠之流民,不下三十万!

使其免于饿死,免于作乱!

更因灭蝗得力,晚种之粟米、荞麦等庄稼,保下数十万亩!

此乃数十万石活命之粮!”

他猛地合上账簿,声响如敲在每人心中。

目光如炬,直射脸色铁青的长孙无忌,声音不高,字字如刀:

“赵国公!此乃实打实之成效!

敢问国公,您所言祭祀,耗资几何?救活几人?保住地里几粒粮食?”

“你……!”

长孙无忌被这连番重击噎得气息一窒,指着李恪的手指直颤,脸色由青转白,嘴唇哆嗦,竟无言以对。

那账簿与两百余万斤的数字,如无形大山,轰然压垮了他所有“天谴”、“祭祀”的华辞。

身后那些慷慨激昂的官员,此刻面如土色,恨不能钻入地缝。

御座上,李世民目光从那惊人数字,移到殿中挺立的李恪身上,再扫过面无人色的长孙无忌及哑口众臣。

深邃眼中翻涌着惊异、审视、一丝激赏,更有帝王独有的权衡。

殿内空气凝固,沉重寂静压得人难以喘息,所有目光聚焦于皇帝微抿的唇。

终于,李世民抬手,指节在光润紫檀御案上轻轻一叩。

“笃。”

轻响却在每人心中炸开。

“天灾无情,人命关天!”

皇帝声音不高,却如金铁交鸣,

“祭祀之事,关乎礼敬,着礼部依制,酌情办理。”

礼部尚书赶紧出班躬身领旨。

李世民目光再次落定李恪:

“灭蝗赈灾,活民保粮,乃当务之急!

蜀王李恪所行‘灭蝗惠民’之策,成效卓著,切实可行!

传旨——”

王德趋前,躬身聆听。

“即日起,着各受灾州县,官府设点,效法恪记‘灭蝗惠民’之法!

公开收购蝗虫!

所收蝗虫,一部由官府平价售予恪记商行,充作赈济流民、制药之本钱!

另一部,由官府统一处置,就地赈济,以工代赈,安置流民!

地方流民安置、维持秩序等事务,由恪记商行协理官府办理!

有懈怠

阻挠者,严惩不贷!”

此旨如巨石砸入静湖!

彻底否定了长孙无忌“纯靠祭祀”之议,更予李恪与恪记商行巨大的官方背书与运作平台!

官府设点收购,恪记平价接手,等于将蝗虫收购源头半官方化纳入恪记体系!

协理安置流民,更赋予恪记庞大的民间动员力与影响力!

巨大的利益,随圣旨轰然砸向年轻的蜀王!

“儿臣(臣等)领旨!陛下圣明!”

李恪与几位务实官员躬身应诺,声音振奋。

长孙无忌只觉喉头腥甜,眼前发黑。

强撑着未失态,但微佝的背影与袖中攥得死紧、指节发白的拳头,暴露了内心的滔天巨浪。

他输了,输得彻底,在满朝文武面前,被这他眼中的黄口小儿,用实打实的数字与药效,砸碎了所有体面与图谋!

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刺目阳光涌入。

李恪随退朝人流步出两仪殿,刚踏上殿外汉白玉阶,一个身影便如阴云般挡在面前。

长孙无忌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笑容,深陷的眼窝里淬着冰,死死盯住李恪,声音压得极低,如毒蛇吐信:

“蜀王殿下,真是好手段!好心机!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场蝗灾,倒成了殿下生财聚势的登天梯!

这蝗虫买卖,一本万利,殿下胃口这般大,就不怕……撑坏了身子?

恪记一家,真能吞下这泼天富贵?”

威胁,赤裸裸。

暗示吃独食的下场,更表明他绝不会罢休。

李恪停步,迎着那淬毒目光,脸上绽开明朗笑容,声音同样清晰,带着锐气:

“赵国公说笑了。

为父皇分忧,为朝廷解难,为灾民活命,乃本王分内之事,何谈‘富贵’?

倒是……”

他话锋一转,笑容里添了丝玩味,

“听闻国公府上,囤积不少陈粮待价而沽?

这天又热又潮,国公爷……可得看紧库房,小心捂久了,粮食霉变串味,那可就……不值钱了。”

李恪的话,如毒针精准扎进长孙无忌最隐秘的痛处!

他如何知晓?!

长孙无忌瞳孔骤缩,脸上假笑瞬间僵死,一股寒意自脚底直冲头顶,脸色由白转青再涨红,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只余那双眼睛,死死盯着李恪,恨不能生啖其肉。

李恪却不再看他,仿佛只是闲谈天气,从容绕过这块挡路石,脚步轻快走下台阶。

阳光落在他年轻的背上,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阶下,长孙冲早已牵马等候,脸上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李恪翻身上马,动作利落。

脸上笑容瞬间消失,换上与年龄不符的冷峻急迫,压低声音语速飞快:

“冲子!快!即刻调集所有能动的人手!

持王府与恪记的牌子,分赴各受灾州县!

抢!抢在地方官与世家大族反应之前,将各州县临近官道、运河码头的上佳收购点位置,给我牢牢占住!签长期租契!

还有!”

他目光扫过宫门广场,

“那些流民中挑出的,手脚麻利、有威望的捕蝗匠头、工坊管事,用重契、前程、实实在在的好处,给我死死绑在恪记这条船上!

此皆现成骨干!”

他猛地一勒缰绳,骏马不安踏蹄,声音斩钉截铁:

“‘深加工’工坊,一刻不能再等!

原料、人手、场地齐备!即刻点火开工!日夜不息!

将那些蝗虫,变成粉!变成药!变成能救命、亦能生财的硬通货!

速去!”

“是!殿下!”

长孙冲眼中爆出狂热,狠狠抱拳,翻身上马,猛夹马腹。

骏马长嘶,如离弦之箭,冲向恪记工坊方向,卷起一路烟尘。

长安城的阳光,此刻似乎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