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作品

第93章 废黜东宫!小豆丁太子上位啦

太极宫两仪殿的空气凝固。.k·a¨n¢s·h¨u_j*u+n/.*n+e?t\

掉根针都能听见响。

李世民站在御阶上,脸色灰败,眼窝深陷。

那份明黄的废储诏书在他手里抖得厉害。

他声音沙哑:“太子承乾…勾结外藩,私通敌国!更甚者——”

他猛地拔高声音,“竟行巫蛊厌胜之术,魇魅君父!禽兽其行,人神共愤!辜恩负德,罪不容诛!”

“巫蛊厌胜”四个字如同惊雷。

炸得百官头皮发麻。

李承乾瘫在丹墀下,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今,废黜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即日起,流放黔州!非诏,永世不得回京!”

李世民的声音透着心力交瘁的疲惫,每一个字都像重锤。

两名百骑司缇骑如狼似虎地冲进来,架起烂泥般的李承乾拖了出去。

殿门轰然关闭,隔绝了天光,也隔绝了一个时代。

死寂重新笼罩。

无数道目光开始无声交锋:新太子,会是谁?

魏王李泰站在前排,极力维持着忧国忧民的沉痛。

可挺直的脊背和袖子里紧握的拳头出卖了他。

嫡次子,才华横溢,礼贤下士…舍我其谁?

另一边,蜀王李恪垂着眼,仿佛事不关己,只盯着自己玉带上的云纹。

他这份刻意的平静,却让那些忌惮他战功和恪记商行势力的关陇勋贵们心头更紧。

就在这无声的博弈快要绷断弦时,李世民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储位空悬,国本动摇…朕,深思熟虑…”

李泰的心跳到了嗓子眼。′x-i\n_t/i·a!n~x`i?x_s-..c_o!m?

“…晋王李治,仁孝聪慧,性行淑均,可承大统!”

“晋王李治?”

“九岁?”

“陛下……”

难以置信的低呼瞬间炸开锅。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射向宗室队伍末尾——那个穿着亲王常服的小豆丁。

李治小脸煞白,被这阵仗吓懵了,清澈的大眼睛迅速蓄满泪水,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死死抓住了身边乳母的衣角。

李泰脸上的平静彻底崩了,惊愕、错愕、随即是滔天的愤怒烧红了他的眼。

凭什么?!就因为这九岁小儿看起来“仁孝”?

他死死瞪着御座上的父皇,又剜了一眼那怯生生的幼弟,嘴唇哆嗦着,几乎要当场吼出来。

李恪的眉梢几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他飞快地瞥了一眼快吓哭的小豆丁,心里疯狂刷屏:

九岁娃娃当储君?老爹,你这波操作…是把整个大唐江山都托管给‘奶娘系统’了吗?托管挂?这挂开得是不是太超前了点?

就在满朝嗡嗡作响,李泰派系面如死灰,大殿陷入诡异混乱之时——

“陛下圣明——!”

一声高亢激动、带着夸张哭腔的呼喊,如同炸雷平地起!

只见文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以与他富态身材绝不相符的敏捷,“扑通”一声五体投地,重重叩在金砖上,那声响听得人膝盖疼。

“陛下圣明烛照!千秋万岁!”

长孙无忌抬起头,额头沾灰,老泪纵横(真假难辨),声音洪亮得能掀翻屋顶,“晋王殿下仁厚天生,聪慧内蕴,实乃上天赐予大唐的社稷之福!储位得人,臣喜不自胜啊!臣长孙无忌,在此立誓,必竭尽驽钝,肝脑涂地,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新太子殿下——!”

喊得那叫一个声嘶力竭,感天动地。`1.5\1′x_s.w\.,c,o~m?

李恪差点没绷住笑喷。

他赶紧低头,借着整理袍袖的动作掩饰抽搐的嘴角。

好家伙!这老狐狸!

梨园戏班子都欠他十座金像!这切割,这转向,这马屁拍的…脸皮?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老舅这政治嗅觉和不要脸功夫,真是登峰造极!

长孙无忌这一嗓子,如同发令枪。

“陛下圣明!”

“晋王殿下仁孝,社稷之幸!”

“臣等誓死效忠新太子殿下!”

呼啦啦!

满殿文武,无论真心假意,全都争先恐后扑倒在地,山呼海啸。

两仪殿瞬间成了新太子效忠大会。

李泰孤零零站着,看着被众星捧月、兀自发抖的九岁幼弟,看着舅舅那“情真意切”的表演,一股带着血腥味的恨意冲上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