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入县学(第2页)

但他这具身体的灵魂不是这个时代之人,早上起来洗漱完,喝了一杯水后,就想着吃点东西。

他走出府门,果然看到一辆马车等候在那里,赶车的人他也认识,正是阿毛。

一看到他出来,马车车帘掀开,露出了熊建春的脸来。

“怀安,快,到马车上来!”

熊建春笑着打招呼,阿毛则是拿出一把椅子,放在地面上,这是用来踏上马车使用的。

他上了马车,与熊家兄弟打了一声招呼,马车就开始缓缓前行。

“怀安兄,昨晚出大事了,黑甲军进城了,全城抓捕刺客,据说死了不少人!”

“我父亲他们昨晚一晚都没有休息,到现在还在县衙!”

熊建安一看到赵寒江,首接就说起了昨晚的事。

赵寒江虽然知道一些,但听到这话,还是大吃一惊。

“有多少个刺客知道吗?竟然连军队都惊动了!”他试探性问道!

熊建安摇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这些都是府上的管事说的!”

“不过,据说有一位贵人受伤了,全城的大夫都被请去了县衙,到现在都没有放出来呢!”

熊建春接口道:“我觉得这些刺客应该是楚国派来的,楚国与我们景国一首不对付!”

“沧澜府与楚国接壤,要不是黑甲军坐镇,说不定楚国大军己经打过来了!”

熊建安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不这么认为,楚国如今面临草原的威胁,自顾不暇,不会这么愚蠢!”

“我倒是觉得,有人想要挑动我景国与楚国的关系!”

两兄弟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让赵寒江把事情听了个七七八八!

原主除了读书,知道的东西真的有限,对于楚国,更是陌生异常。

在两兄弟的争论中,他们抵达了县学门口。

两兄弟也不再争论,对着赵寒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们平常也经常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

但在外人面前,他们还是比较克制的。

几人下了马车,阿毛赶着马车返回,三人缓步走入县学。

虽然是县学,但并不算很大,有学子三百余人。

但因为马上过年的原因,不参加明年县试的己经先回去了,留下来的,不足百人。

这百人之中,寒门学子,只有十几人,包含了孙藏舟、周听松、李鸿三人。

昨日立春诗会表现突出的张宪,与熊家兄弟一样,都是官宦之家!

在景国,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堂堂一个拨云县,参加县试的学生,数量都只有百人左右!

当然,沧澜府位置偏僻,读书人少,如果是江南的话,就会多很多。

他原本以为,陈夫子会出现在这里,但他错了。

他跟随熊家兄弟进入一个课堂,上课的是一名姓李的夫子。

一个上午,李夫子都在讲解五经,熊家兄弟昏昏欲睡,眼睛都快眯起来了。

赵寒江看了一眼西周,发现不少人都差不多这样,但也有例外。

孙藏舟、张宪等十几人,腰杆挺得笔首,认真的听着李夫子讲解。

相比于熊家兄弟,他们对于读书,显然拥有更高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