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甄钰谥号武勇!
又是一天一夜。/k\a/y?e¨-¨g\e`.·c+o+m`
地震发生,已过去三天了。
废墟清理地七七八八,从中抬出上百尸体,摆满了殿前广场,锦衣卫和太监们正逐个甄别、辨认。
但依旧没发现皇后娘娘和甄钰的尸体。
崇平有气无力,眼窝深凹,坐在一座没垮塌的偏殿龙椅上。
齐衡正在奏事:“此次地震,乃我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灾。山东、山西、河南、直隶、辽东等六省布政使,都以飞马来报,报告灾情严重,请求拨付赈灾物资和银两。”
崇平声音嘶哑:“朕不是已经从内帑,又拨付了一千万两?难道还不够?”
齐衡苦笑:“陛下那一千万,虽解部分燃眉之急,但灾情太重,内阁测算赈灾、重建全部所需在5000万两以上。恳请陛下再从内帑拨付4000万···”
齐衡:不榨干,不算完。
“朕内帑已经空了。”
崇平怒道:“没看到朕如今栖身偏殿避雨,妃嫔们都无处可住,连重修崇华宫的钱都没有?”
崇平很委屈:堂堂九五至尊,宫殿都塌了,首辅绝口不提给朕修房子,反而还一味找自己伸手要钱?
齐衡看着雨中瑟瑟发抖、无处可躲的妃嫔、宫女,这才讪讪闭嘴。
崇平冷哼:“大灾当前,内阁要想办法、筹措赈灾款项。此次北方受灾严重,有道是水火无情人有情,能否让人去江南募捐?救一时之急?”
齐衡面露难色:“陛下,江南赋税很重,百姓太苦了···”
崇平狭长眼眸中,冷芒一闪。
又来了。
这波及整个北方的地震天灾,死亡过百万,伤者无数,几乎动摇国本。
怕大灾之后又有大疫,大饥、大战。
如果不救灾,只怕灾情、疫情、饥荒叠加,北方老百姓过不下去,就会揭竿而起,烽火遍地,顷刻间就天下大乱。!s¨a!n¨y¢e\w\u-./o/r·g-
更不要说,宣大、蓟辽等九边重镇,崩坏严重,只怕北狄东虏又虎视眈眈,伺机入侵。
一旦形成连锁反应,大周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可浙党还在顽固坚持,不肯为国分忧?
他突然想起,被埋在废墟之下的某个少年。
那少年,已经用各种手段,为他搜刮了三千多万!
若无这三千万,勉力支撑,只怕大周形势早崩,局面大坏,不可挽救。
对了。
甄钰在密报中,奏报他在江南已经筹措了不少银两?
甄钰密报走的慢,昨日才到京城。
密报中,甄钰如实禀告,说抄了江春的家,又组织盐商乐捐,还拍卖出盐引等事。
只是还没来得及向崇平交账。
他抄家出的巨额财富,只有他知道在哪。
崇平眼中燃起一丝熹微光芒,如落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
少年钦差,就是希望。
“快,去救甄钰!”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正在奏事的齐衡、一众阁臣愣住了。
我们正商量国事,为何陛下要提起甄钰?
那小子不是被地震埋了吗?
话说甄钰救驾、又去救凤驾,却惨遭活埋在地震废墟中,消息传来,让浙党楚党等弹冠相庆、奔走相告、喜大普奔。
这几日,严春芳等浙党官员,天天下馆子庆祝,喜笑颜开。
“活该。”
“真真现世报!”
“甄钰小儿,作恶多端,天都看不下去了。”
“历朝历代,酷吏哪个能得善终?”
为何崇平又想起此人?
难不成?
陛下还想要此人搜刮的金银,渡过难关?
齐衡心中一惊。`h/u~l¨i*a!n^b!o′o-k?.^c+o_m-
随即又安定下来。
“呵呵,已经过去三天三夜了。”
“要还活着,早就如忠顺王般救出来了。”
“只怕小儿与那萧皇后,早已死在地震之中、废墟之下了。”
当然,齐阁老不敢说任何不敬之言。何况还有皇后娘娘?
他落下几滴眼泪,叹道:“是啊。甄钰有救驾之功,又为救出娘娘才遭此灾祸。于情于理,朝廷该重重表彰、追封加恩。臣以为,甄钰之功,理应封爵。可封三等男。其为武人,又有舍命救驾之功,知死不避曰勇,临难不惧曰勇,可追赠谥号【武勇】。”
横竖甄钰是死人,齐衡索性大方一点。
宰相肚里能撑船。
齐衡趁机展示一下自己宰相肚量,连追封甄钰的爵位、谥号都想好了。
陆英眼波一闪。
齐衡鳄鱼眼泪下包藏祸心、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