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361章 文化再传承

寒露时节的清晨,新村文化广场上弥漫着蒸腾的水雾。夏澜站在刚刚落成的"传习塔"前,看着七层琉璃瓦在朝阳下泛着微光——这座形似古窑的建筑内部,藏着最先进的全息教学系统。塔门两侧,三十名身着靛蓝学徒服的少年整齐站立,他们是从全国选拔的首批"非遗传承特训生"。 "开塔——"随着王老爷子沙哑的吆喝,两扇雕花铜门缓缓开启。孩子们好奇地探头张望,却见塔内空空如也。突然,周婶举起药锄轻敲地面,整座建筑瞬间"活"了过来——四面墙化作立体投影,明代窑工在左侧拉坯,清代药师在右侧炮制草药,而当代匠人的影像则站在真实设备前,向孩子们伸出手:"来,我教你。"

非遗数据中心的地下三层,夏澜正在验收最机密的项目。玻璃柜里,王老爷子的手部动作数据被转化成亿万条光纹,在空气中交织成网。

"不只是记录。"技术总监调试着全息投影,"我们捕捉了肌肉记忆、力度变化甚至呼吸节奏。"画面中的虚拟王老爷子突然停下刻刀:"不对!这刀得带点怒气!"——连老人教学时的脾气都被完美复刻。

更惊人的是"周婶药草嗅觉库"。当学员戴上特制头盔,能闻到三百种药材的精确气息,系统甚至模拟出不同季节、时辰的气味差异。周婶试戴时,突然老泪纵横:"这...这是我娘身上的艾草香..."

短视频平台上,#新村非遗练习生#话题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夏澜将传统学徒制改造为"养成系"模式——学员们每周发布习作视频,观众投票决定谁能获得大师亲授资格。

"家人们看好了!"染着蓝发的00后学员小林对着镜头举起歪歪扭扭的陶罐,"今天挑战王爷爷的'三刀定乾坤'!"视频里他连续失败二十次,最后却因一句"但我会坚持到老爷爷认可为止"获赞百万。

王老爷子起初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小崽子"嗤之以鼻,直到看见小林通宵练习的视频。第二天,老人默默在工坊多放了把椅子。当师徒同框的"爷孙组合"直播观看量破亿时,弹幕飘过满屏的"传统文化yyds!"

传习塔顶层的实验室里,正在上演魔幻一幕——美院教授带着学生用3d打印复制青铜器纹样,Ai工程师在训练神经网络模仿书法运笔,而角落里的生物学家正对着发光的培养皿惊叹:"周婶的醋泡黄连居然能培育出新菌种!"

夏澜设计的"强制碰撞"机制初见成效。染织专业的研究生小吴,将王老爷子的雕花技法转译成编程语言,开发出"非遗算法"。当这套代码控制 robotic arm雕刻出完美冰裂纹时,现场爆发出惊呼——这既不是纯手工,也不是纯机械,而是两种文明基因的杂交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