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荣誉加身
人民大会堂的水晶吊灯将夏澜胸前的奖章映得流光溢彩。当她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证书时,袖口的陶土痕迹在镜头特写下格外醒目——那是今早帮王老爷子修窑时蹭上的。 "夏女士,您是如何在七年内创造乡村振兴奇迹的?"央视主持人的话筒递到面前。
夏澜望向镜头后的提词器,突然侧身让出半个身位:"奇迹在这里。"大屏切换成实时画面:王老爷子正用获奖证书垫桌脚,周婶把奖杯当药碾,而村里的孩子们正用绶带捆扎野花。
"荣誉最好的归宿,"她掸了掸袖口陶土,"是成为日常生活的注脚。"
载誉归来的夏澜刚进村,就被广场上的场景震住——三十多项荣誉证书被裱在特制陶板上,正被游客们当拓印模板使用。小林导游正带着孩子们把"全国文明村"的奖状文字拓到陶胚上。
"这是'活体荣誉墙'。"文创组长兴奋地解释,"每份荣誉都要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国家级的奖状成了茶具纹样,省里颁发的奖牌被熔铸成门环,连央视报道的视频都被编码进Ar陶器,用手机扫描就能播放。
最动人的是"绶带计划"。那些象征荣誉的丝绸绶带,正被周婶染成二十四节气主题的布艺,缝制成留守儿童的书包。"比锁在玻璃柜里强,"老人穿针引线,"能装课本还能兜住娃们的梦想。"
《时代周刊》封面刊出夏澜肖像的当天,新村电商平台突然宕机。封面上她身后的半截陶轮,引发全网追问出处。王老爷子连夜赶制的"同款瑕疵品",在拍卖会上拍出百万高价。
"胡闹!"老人气得摔碎自己刚做的仿品,"这破玩意也配?"没想到碎片被游客疯抢,只好在每片上刻"王老头骂人专用",结果价格翻了三倍。
夏澜趁机推出"名人周边盲盒"——可能是她开会用的草稿本纸浆做的书签,或是周婶熬药时烧焦的锅巴。最离谱的是"张叔轮椅轴承改造件",被科技公司当成精密仪器重金收购,后来发现真的只是轴承。
"荣誉会过期,"夏澜在内部邮件写道,"但人性永恒的温度不会。"
国际纪录片团队入驻拍摄的第三周,王老爷子突然失踪了。夏澜在废弃窑洞找到老人时,他正对着陶泥生闷气:"整天拍拍拍,老子手艺是给人看的猴戏吗?"
次日,摄制组收到份特殊拍摄清单:
凌晨三点拍周婶摘带露草药
雨天拍王老爷子骂哭学徒
午夜拍张叔疼得睡不着时改装轮椅
成片播出后引发轩然大波。镜头里没有领奖台的辉煌,只有周婶龟裂的手纹、王老爷子烧窑时的汗如雨下,和张叔轮椅上的血渍。这段名为《荣誉背面》的短片,却让新村获得了建村以来最高的捐款单日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