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992章(第2页)
她的努力与艰辛,先生都看在眼里。
如今,她登科及第高中状元,不止给家里争了气,也没辜负老师。
那副字她在拿了官府给的“旗匾银”后,终于有钱装裱起来。
余下的银子,她拿了十五两给先生。
母亲一直欠着束脩,先生减了许多,可家里还是拿不出。
叫人捎给母亲二十两,带话嘱咐母亲,这钱万不可给父亲拿走吃酒。
她很骄傲。榜眼、探花都是男子。
不论穷家子弟,男子亦不必承担家务,只一心埋头读书。
然而,她赢了。
她用自己的成绩告诉世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句极可笑的谣言。
她们只是没有男人那样的机会。
京城的繁华让她惊叹,心中的抱负让她热血沸腾。
按惯例,她可以做地方官。
她宁可只取最贫困的一县,做最低阶的县令。
三年内,她要大治此县,她想让所学发光,想向世人进一步证明,女子可以不比任何男人差。
……
皇帝与凤药一起见了苏婉。
对苏婉来说,这是极好的机会,她抓住这个机会,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凤药提前看过苏婉的资料,她的出身和凤药一样贫寒。
这样的家族还能高中状元,这个姑娘的品性可见一斑。
这份成绩,就是她能力的体现。
凤药看了她的策论,很欣赏她。
听苏婉说想要治理大周最贫困的县城,她很欣慰。
苏婉退下后,凤药止不住夸奖这个状元女郎。
“皇上,不如给她这个机会,一年时间,若是出色,户部缺一个能干的专管地方赈灾粮钱核查的官员,臣观察许久,没有合适人选,苏婉可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