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2章(第2页)

生在宫的孩子,都是筹码。“你既如此笃定朕的心意,就放他们出来吧,关的也够久了。”

“沈家……还在治丧吧?”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给六爷请安,您怎么不进去说话?”

桂公公端着炖品,笑着同李嘉打招呼——皇上日日要进补人参乌鸡鸽子汤。

李嘉有些尴尬,迈步进内,请过安后说道,“儿臣来瞧瞧父皇,顺道回一声案子的进展。”

他神色郁郁,案中涉扯许多官员,要么是与曹家有关联,要么是与沈大人相关,也就是站老十四的。

只有李仁摘的干净。

他早就怀疑这册子有问题,但审出来的官都不干净,的确都有贪腐之罪。

李仁精明,把与自己相关的官员摘出去,余下的交给李嘉。

沈大人已死,无从对证册子中的内容。

他又不能空着手回来,死了个沈某,还没查出一点线索,他交代不过去。

所以册子他也不敢丢掉。五哥做事一环扣一环。

他很郁闷自己搅到这趟浑水中。

怎么处理这些官?尤其是他或曹家的“党羽”?

是的,朝中自皇上上次肃清行动后,很快又结成新党派。

曹二郎递话过来,让李嘉关照些,别照死里整这些小官。

特别是不少官员在任时,既能干又清廉,简直是讽刺,他们不搜刮鱼肉百姓,但收贿。

李嘉左右为难,想和父皇说说心里话。

不想听到了父皇的“私房话”。

凤药起身告退,方才皇上准允放出德妃与老十四,她去传旨。

等李嘉离开,桂公公奉上汤品,无心提道,“六王爷方才看着不大高兴啊。”

皇上低头饮汤,似是没听到。李嘉因在南边赈灾的差事办砸了,但案子是他接手的,所以回京继续审。

他审了案子才知道主审官有多难。

许多小官家口求到京城来,要走曹家的门路。

曹二郎也难做,几次告诉李嘉下手莫要太狠。

若对这些官员留情,那其他站队十四爷的官员他怎么处理?

也留情?还是下狠手?

他不知怎么做,就先从轻处理站队曹家的官员,其余先审着。

这只是给自己留些思考的时间。

但宫中谣言四起,说李嘉对十四爷不满,看他审案就知道,但凡十四那边的人,都要重处。

李嘉冤枉,老十四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

接着,宫里又传说皇上还是属意老十四,因他老实又无外戚干政之嫌。

比起李嘉,老十四的确更像个皇帝喜欢的合格的继承者。

他本分、孝顺、乖巧,而且没有母家可以依靠。

这日,京中突然起了大风,刮得天地一片昏黄。

皇帝心绪不安,便叫凤药来陪。

与此同时,御膳房里送了山药粥与四色菜到德妃那里。

德妃自己的厨房又加了两道菜,十四爷去给母亲请安,因为天气被留在未央宫用膳。

山药粥是德妃前几日胃气不好,一连几天要求膳房准备的。

还备了些姜糖,加到粥中暖胃。

用膳时,才盛出的粥,散发着甜香,十四爷从书房出来,又饿又渴,食欲大开。

那碗粥就被端到十四爷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