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碎尸案的证据会在哪(二)
此时的李子昂他们一行人转眼便在宋先生之前所生活的辖区内,对其周围进行地毯式地排查。阳光洒在大街小巷,却驱不散他们心头因案件而生的阴霾。每一处角落、每一个可能与宋先生产生交集的地方,都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他们先从宋先生居住的那栋楼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开门的居民们,有的睡眼惺忪,有的满脸疑惑,但在得知是警察办案后,大多都配合地回答着问题。
“您好,请问您认识住在这层的宋先生吗?您三十年前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他和什么人来往?”李子昂礼貌地询问着一位中年妇女。
大妈随机便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那个宋先生啊,看着挺斯文的,但平时确实不怎么和邻里交流。不过几十年前的时候我倒是看到有个年轻人来找过他,那个时候,两人在楼道里说了几句话,神色匆匆的,看着有点奇怪。不过这都过去几十年了,我还是能记住一部分的。”
“哦?那当年的那个年轻人长什么样?”刘璐赶紧追问,同时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嗯……我记得那小伙子挺高的,瘦瘦的,脸上好像有块疤。对,就在左边脸颊上,特别明显。那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人。”中年妇女比划着说道。
李子昂和刘璐对视一眼,心中一紧,这特征不正是宋先生身边那个随从吗?看来这个随从和宋先生的关系很密切,频繁出入宋先生的住所,说不定能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挖出更多线索。
告别这位居民后,他们继续走访。来到楼下的小商店,李子昂向老板打听:“老板,经常来您这儿买东西的那个宋先生,您对他印象咋样?您知道他平时都喜欢买些什么吗?”
商店老板一边整理着货架,一边说道:“宋先生啊,他倒是经常来,不过买的东西都挺普通,烟酒啥的。但我记得有一次,他买了一大卷黑色的布料,我当时还挺好奇,问他做啥用,他就含糊地说是家里做个东西。”
“黑色布料?难道....”梁明重复了一遍,心中暗自琢磨,这黑色布料会不会和他常穿的黑色呢子大衣有关系?或者和案件中的某些环节相关?
随着排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看似琐碎却可能至关重要的信息汇聚到一起。李子昂他们深知,这些零散的线索就像拼图的碎片,只有将它们一一拼凑完整,才能还原出案件背后的真相。而每一个新发现,都让他们离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核心更近一步。他们在这个辖区内忙碌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指向宋先生罪行的线索,决心要在这片看似平常的区域,揭开那层笼罩在碎尸案上的神秘面纱。
伴随着他们的深入调查,此时的邱涛还有骆伟紧紧跟在李队的身边,三人神情凝重,开始从当年抛尸的所有路线又做了一次常规的路线痕迹跟踪。
清晨的阳光洒在略显陈旧的街道上,他们沿着当年记录在案的抛尸路线缓缓前行。这条路线,承载着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也隐藏着揭开真相的关键线索。李队手中拿着案件卷宗,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处抛尸地点以及相关的时间信息。他一边对照着卷宗,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当年,罪犯之所以选择这些地点抛尸,一定有他的理由。”李队打破了沉默,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这些地点看似分散,但也许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邱涛点头表示认同,他目光敏锐地扫视着路边的建筑、沟渠和小巷,说道:“李队,您说有没有可能,这些抛尸点之间存在特定的规律,比如以某个地点为中心辐射,或者与罪犯的日常活动轨迹相关?”
骆伟挠了挠头,补充道:“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周边环境肯定发生了不少变化,有些地方可能原本有重要线索,但因为改造之类的原因消失了。咱们得格外留意那些有可能被忽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