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三首诗词
崔文等人脸色微微一变,他们反对《正气歌》的立场是公开的,李新这等于要他们当众认输并改变立场!
但转念一想,他对自己和同门在诗词上的造诣极有信心,根本不信一个靠取巧的散修能胜过他们这些浸淫此道多年的书院精英。
他当即应道:
“好!一言为定!若你输了,就带着你那劳什子《正气歌》,滚出巽风书院,永世不得再提!”
“可以。”
李新淡然应允。
“哼!咱们三局两胜!题目由书院长老当场抽取,以示公平!今日午时,文华台,看你如何收场!”
崔文冷哼一声,带着人拂袖而去,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围观弟子们也议论纷纷,大多觉得李新不自量力,竟敢挑战书院以文采着称的崔文等人,等着看今日午时的大戏。
不过也有很多修士读过李新写的诸多诗词,觉得崔文他们未必能在诗词上胜过李新的。
支持《正气歌》的务实派与反对派之间的争论更加激烈,而即将到来的文华台比试,则成了两派观点交锋的焦点战场。
无数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新这个突然闯入的风暴中心人物身上。
史君开看着崔文离去的背影,又看看一脸平静的李新,忍不住凑近低声道:
“李兄,你真有把握?崔文那厮虽然修为平平,但在诗词一道上,确实有两把刷子,在年轻一辈里颇有名气。”
李新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又浮现出来:
“史兄,放心,三日之后,我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降维打击’。
正好,借此机会,也让这书院上下,都听听真正的‘风骨’与‘意境’是何物。”
单方在一旁嘿嘿直笑:
“有好戏看喽!这群酸丁,怕是还不知道自己踢到的是座什么山。”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崔文等人广邀同好,造势宣传,将这场“扞卫书院文道纯粹”的比试渲染得沸沸扬扬,引得众多弟子甚至一些喜好风雅的长老都表示要前来观战。
文华台被精心布置,案几、笔墨、香茗一应俱全,充满了风雅气息。
而李新这边,则在史君开的安排下,悠然地游览了几处书院景点,显得气定神闲,仿佛全然没把即将到来的比试放在心上。
史君开见他如此镇定,想到那几首诗的惊才绝艳,心中的担忧也渐渐被好奇和期待取代。
……
午时,文华台。
这座高台位于书院核心区域,平日里是弟子们切磋学问、举行大型文会之地,此刻已是人山人海。
书院高层,不仅有金丹期的修士,而且还有一位元婴期的老者,以及大批弟子都齐聚于此。
支持派和反对派泾渭分明,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李新观察着这圆形文华台,发现其比宁坪峡谷中央的擂台也小不了多少,足有几百丈的直径。
他们此时就在文化台中央的高台之上。
崔文一方派出的三人,除了他自己,还有两位在书院内以诗才闻名的师兄。
三人皆是气度不凡,信心满满。
李新这边,只有他一人,孤身立于台上,面对整个书院的审视。
史君开和单方则是在台下观看这场不应该发生的“比武”。
主持比试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白发老者,他没有废话,宣布一下比试规则之后,便直接在一个屏蔽神识的盒子中拿取了第一个题目。
比试规则很简单,就是由他在一个盒子中随机抽取三次题目,然后李新和崔文两方各自做出一首符合题目的诗词,再由台上作为裁判的众多书院弟子投票来得出哪边获胜。
虽然这里是巽风书院的主场,但对李新来说,输赢也没什么重不重要的。
即使让他们赢了又如何,对李新来说,也没有什么可输的。
只是离开巽风书院而已,何况他们巽风书院自己不想通过《正气歌》获得浩然正气是他们自己的事。
但如果想要整个巽风大陆都听他们不许诵读《正气歌》,呵呵,那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本事。
而自己对于巽风书院的印象虽然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多好。
这里不像是一个修仙宗门,更像是一个将自己包围在一个世外桃源中的书院。
如果没有战争,没有争斗,那这巽风书院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讨论诗词,欣赏风景,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这里是修仙界,想安心地在此享受天伦之乐,并不是不可以。
但是你必须得有足够的底蕴,或者说有强大的修为、强大的实力,才能保证你这个“桃花源”不被外部世界所干扰。
否则的话,以现在来看,魔族绝对会在这个巽风大陆之上引发一场腥风血雨的。
即使有浩然正气识别筛选出混进人族之中的魔族,但是最终还是以实力说话。
你识别出来,打不过人家,那不也是白给了嘛。
“侠和剑!”
白发老者将手中的玉牌展示给李新和崔文两方看,又展示给下方众人看了看,朗声说道。
“限时一炷香,比试开始!”
抽签结果一出,崔文一方面露喜色,这是他们极其擅长的领域。
崔文唇角扬起矜持的弧度,目光掠过孤身立于对面的李新,似有怜悯,更似嘲讽。
他整了整衣冠,朗声道:
“侠者,浩然之气充塞天地;剑者,正心之器斩妖除魔。
此乃我书院之根本,日日砥砺之道,岂是区区莽夫所能妄议?”
台下立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几位老者亦微微颔首,显是极为认同这番冠冕堂皇的论调。
那两位以诗才闻名的师兄更是意气风发。
其中一位踱步而出,声若玉磬:
“吾等读圣贤书,养浩然气,笔下侠骨剑气,早已融入神魂血脉。
虽未终日持剑厮杀于市井,然胸中自有诛邪之剑,笔下自有济世之侠!
此间真意,岂是匹夫之勇所能企及?”
李新默默地看着他们废话。
他们沉浸于自己想象的侠义世界中,将除暴安良视为笔墨间的风雅游戏,将生死搏杀简化成道德文章里的华丽辞藻。
自信源于书本的教条与无数次诗会唱和的荣光,却从未嗅过真正鲜血的铁锈味,未曾体会过利刃加身时那刺骨的寒意与抉择的重量。
他们笔下是概念化的、被“浩然正气”完美包裹的侠与剑,光辉万丈,却毫无尘泥血肉。
片刻沉吟,香尚未燃及三分之一,崔文一方便已有侍从奉上笔墨。
但见一位师兄执笔挥毫,力透纸背,意气纵横:
“《咏侠剑》
青锋淬砺自煌煌,岂为浮名匣里藏。
肝胆一腔托正气,山河万里斩魑魍。
邪魔闻风皆辟易,天地凭心论短长。
非是书生轻赴死,浩然充塞即吾乡。”
诗成,才气微光荡漾纸上,字句工稳,气象开阔。
台下顿时爆发出轰然喝彩!
“好一个‘浩然充塞即吾乡’!气魄宏大!”
“肝胆正气,山河魑魍,对仗工整,意蕴深远,实乃佳作!”
“庄师兄一方果然才思敏捷,深得侠剑之三昧!”
崔文三人相视而笑,志在必得。
此诗尽抒他们心中的侠义观,剑是正道的象征,侠是正气的化身,一切皆光明伟正,一切皆在“浩然”二字之下变得简单而绝对。
他们自觉此诗已将此题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足以碾压任何来自书院之外的、“粗鄙”的理解。
但是他们还不满足,崔文开口说道:
“今日我等诗兴大发,再各自多作一首,只要你能赢过我们三人中任意一人即可算你胜利!”
不等李新回应,崔文和另一位孙姓金丹初期男修便拿起笔,书写起来。
“《侠骨吟》
浩然剑气贯长虹,正气盈怀震碧空。
三尺霜锋诛鬼魅,一身傲骨立云峰。
江湖踏遍千重浪,日月悬天万古瞳。
莫道人间无侠义,丹心照史映苍穹。”
“《剑侠客》
剑气荡乾坤,侠骨立山门。
霜锋诛恶鬼,热血铸忠魂。
勘破尘世网,笑看九霄云。
丹心昭日月,正气满黄昏。”
崔文一方三首诗毕,墨迹未干,诗稿便已被其高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