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南生 作品
第573章 偏我来时不逢春(五)(第2页)
郭孝儒正在给孩子们讲《本草图经》,手里的狼毫笔蘸了浓墨,正要在“栀子”二字旁画花萼。听见这话时,笔尖顿了顿,一滴墨落在纸上,晕开个小小的圆点,像极了咸阳城栀子花瓣上的露珠——那年他蹲在后院写生,清晨的露水顺着花瓣尖滚落,正好滴在他的画纸上,也是这样一个圆圆的水印。窗外,刘棠正牵着马走过,玄色的披风扫过墙角的药圃,带起一阵风,吹得新栽的栀子花枝轻轻摇晃。那是她特意让人从临仙城移来的幼苗,根系上还裹着故乡的泥土。有片半开的花瓣被吹落,恰好落在窗台上摊开的药书上。
午后,刘棠带着三个临仙城的孤儿去了糖坊。掌柜的正在熬糖,大铁锅里的糖浆泛着琥珀色,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飘出清甜的香气,连空气都好像被染成了甜的。“这是按馥春坊的老法子做的,”掌柜的舀起一勺糖浆,手腕微微倾斜,琥珀色的糖丝垂落,滴在青石板上,瞬间凝成透亮的糖块,“加了栀子花的汁,你们尝尝。”最小的孩子怯生生地伸出手,指尖碰了碰糖块,凉丝丝的,他舔了舔,忽然红了眼眶:“和姐姐买的一样。”他的姐姐是去年冬天没的,那时城破了,姐姐把最后半块栀子糖塞给他,说“等天亮了,姐姐再给你买”。刘棠蹲下身,替他擦掉眼泪,看见他发间别着朵刚摘的蜀葵,花瓣上还沾着点泥土,是今早从学堂院子里折的,大概是觉得好看,就别在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