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退而求其次
在刘备思绪纷飞于水军之时,他麾下的谋士们在认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刘伯温最先给出主意:“发动民夫修城,一来可能发生民变,二来散漫惯的百姓行动效率不及兵卒,依基之见,从后方调兵更为稳妥。”
(上一章刘备军粮可能不足的内容已经删去。我天呐,刘备现在还在向曹操卖粮,怎么能军粮出问题呢)
(刚秋收完三个月,再怎么着也不该现在出问题)
刘备微微探身,目光紧紧锁着刘伯温:“可从后方调兵,少则一两旬,多则数月,期间我等该如何防备敌军?”
“天气日寒,多拖延一日,动工难度便大一分。”
现在农历十月份,算上等待士兵集结、赶往前线的时间,具体动工日期大概会拖到十一月份。
在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搞工事,无疑会极大程度上拖慢施工速度。
还有一点上一章没有提到,下邳在淮河以南有部分领土,刘备为避免背水一战,已下令放弃。
刘伯温答道:“《六韬》言:‘势因于敌家之动’,军事形势根据敌人的行动而变化,并非我等所能掌控的。”
“事已至此,天气已无法考虑,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想天寒日冻时如何快速建城、如何使敌军不敢轻易渡河。”
“至于如何防备敌军,基倒有几条策略。”
“首先,在泗水等中型河流上架设铁索,安排士兵看管,防止朱胜沿河行驶至我军腹地、扩大战争范围,将战争区域划定在淮河沿岸,以减少防守压力。”
“其次,偷偷在淮河当中放置铁锥,阻拦朱胜跨河。”
“最后,在淮河以北各地设置伏兵、疑兵,扰乱敌军思绪,令其投鼠忌器。倘若敌军渡河,则伺机重创对方。”
刘伯温说完,诸将抖擞身子,昂首挺胸看着刘备,向对方传达请战之意。
刘伯温这个法子与刘备对战周瑜时的防守策略差不多,都是分散兵力于各地,阻止对方在陆上站稳脚跟。
不过差别在于那会儿周瑜在下邳、彭城各地来无影去无踪,刘备需要防备的地方太多,以至于兵力捉襟见肘,只能重点布防某几处地点。
但方才,刘伯温已经给出将项羽锁死在淮河沿岸的方法,相当于固定了敌军的出现地点,防御难度骤减。
刘备颔首,肯定了刘伯温的建议。
诸将凑到地图边,与刘备一同规划如何布置疑兵与伏兵。
...
淮河以南,项羽军营。
大帐当中,项羽位居首位,往下有李文忠、龙且、李密等人,杨坚、周瑜居末尾,杨素、陈霸先甚至不被允许参加此次会议。
但是,宇文成都、鱼俱罗、张定边等猛将却在帐中。
方才,项羽已经派季布接手了下邳国于淮河以南的土地,李文忠派人传捷报于朱元璋,一同传回去的还有李景隆被宇文成都一镋刺死的笑死。
历史上李文忠是朱元璋外甥,并被朱元璋收作义子。在本书中,李文忠是朱元璋乱入进来的角色,身份与历史无异。